記憶的科學 原來人腦是這樣記憶!|常識科學

2024-05-22 14:00

大家試過因為不懂得串生字而大傷腦筋嗎?原來人腦有一套記憶的科學,相比背誦一整個生字,大腦原來比較喜歡記住斷開成一個個項目的生字,下次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喜歡「組塊」的大腦

研究腦部和心理學的科學家,發現大腦在記憶時有很多「偏好」。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組塊」,例如把一個英文生字,斷開成幾塊小項目,大腦背誦的效率竟然會大大提升。

1. 有些人串英文生字比較快,是因為他們懂得利用「組塊」的技巧。
1. 有些人串英文生字比較快,是因為他們懂得利用「組塊」的技巧。
2. 大腦其實是很「懶惰」的:當一見到一串長數字或字母,往往會覺得很難記。
2. 大腦其實是很「懶惰」的:當一見到一串長數字或字母,往往會覺得很難記。
3. 但如果把它們斷開呢?由於「項目」數量減少了,人腦就會覺得容易很多。
3. 但如果把它們斷開呢?由於「項目」數量減少了,人腦就會覺得容易很多。
4. 有些人讀書速度快,有些人慢,也是與大腦的「組塊」有關。
4. 有些人讀書速度快,有些人慢,也是與大腦的「組塊」有關。
5. 閱讀較快的人,早已對「片語」很熟習。
5. 閱讀較快的人,早已對「片語」很熟習。
6. 如果給他們一篇毫無章法的文章,他們一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閱讀。
6. 如果給他們一篇毫無章法的文章,他們一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閱讀。
  1. 有些人串英文生字比較快,是因為他們懂得利用「組塊」的技巧。
  2. 大腦其實是很「懶惰」的:當一見到一串長數字或字母,往往會覺得很難記。
  3. 但如果把它們斷開呢?由於「項目」數量減少了,人腦就會覺得容易很多。
  4. 有些人讀書速度快,有些人慢,也是與大腦的「組塊」有關。
  5. 閱讀較快的人,早已對「片語」很熟習。
  6. 如果給他們一篇毫無章法的文章,他們一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閱讀。

心理學裏的「組塊」

「組塊」是指人腦將大量資訊分成小塊,以方便記憶。科學家發現,大腦處理小塊資訊會更輕鬆,而記住大量無意義的資訊則很困難。我們可以試試:把一串無意義的數字「255639719」,分成3組:「255」、「639」、「719」,這樣就可以用更少時間記起這串數字。 

為甚麼會這樣?大腦會把前者視為9組不同資訊,而後者則視為3組不同資訊,因此會覺得更輕鬆。下一次你在溫習時,也可以試試利用組塊的技巧。

人腦可以記多少個字?

如果給你一串無意義的數字,例如「255639719⋯⋯」, 你認為你的記憶力可以讓你記多少個字? 

答案是「7加減2」,即是5 至9個字——這個結論是通過大量科學統計和實驗找出來的。當我們嘗試背誦一堆無意義的字時,人腦正在動用「短期記憶」的系統。短期記憶是大腦經常使用的機制,例如在我們閱讀一些前所未見的英文生字、背誦密碼時,短期記憶就派上用場。短期記憶的特點是儲存時間有限,可能過30秒就忘記了,而且儲存能力有限,只有5至9個字左右的水平。

將記憶放進抽屜——長期記憶

大部分人的記憶力只可以記5至9個字,那不是很糟糕嗎?原來還有另一個機制——長期記憶。

我們可以把人腦記憶想像成一張桌子,桌面上的物件就是短期記憶,儲存量有限,而且每半分鐘就會清空一次!但如果我們反覆背誦一串資料,我們就會把這些資訊「放進抽屜」裏藏好,變成了長期記憶,在需要的時候,就 會從抽屜裏拿出來。我們溫習考試時背誦的生字,也是因為我們早把這些資訊放進了記憶抽屜裏,所以考試時也能順利應用。

學習鋼琴也可以「組塊」嗎?

除了讀英文生字、背誦文章、記密碼,原來學習樂器、下棋、玩策略遊戲時,也需要用上大腦組塊的技巧。 

學習語言時,人會把詞語和片語記起,組合成句子。學習樂器時,我們也會把樂曲的旋律和樂段分成小塊,逐個練習和記憶,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容易記起並彈奏樂曲。

文:星島小學學生報《陽光校園》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