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生夥中環街市 AR打造道地特色舖

2024-05-10 11:14

浸大互動媒體系明起將在中環街市舉行展覽,展出6個有關本地店舖文化的AR藝術作品。劉駿軒攝
浸大互動媒體系明起將在中環街市舉行展覽,展出6個有關本地店舖文化的AR藝術作品。劉駿軒攝

為讓市民通過本地老店認識香港文化,浸會大學互動媒體系首次與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中環街市合作,由16名學系的學生運用擴增實境(AR)技術,展示傳統裁縫店「阮氏洋服」等3間文化特色店舖相關的動畫和互動作品,有學生以紅白藍袋為藍本並已註冊的蘇格蘭紋「Tartan」融入設計,冀透過衣着特色凝聚港人,展覽將於明日起舉行。

浸會大學互動媒體系首次與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中環街市合作。
浸會大學互動媒體系首次與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中環街市合作。
16名學系的學生運用擴增實境(AR)技術,展示傳統裁縫店「阮氏洋服」等3間文化特色店舖相關的動畫和互動作品。
16名學系的學生運用擴增實境(AR)技術,展示傳統裁縫店「阮氏洋服」等3間文化特色店舖相關的動畫和互動作品。
市民在中環街市入口處領取紙製的「滴~噠」手錶及展覽指南,在手機掃描錶面圖案及展覽地圖上的二維碼,即可觀看學生的AR藝術作品。
市民在中環街市入口處領取紙製的「滴~噠」手錶及展覽指南,在手機掃描錶面圖案及展覽地圖上的二維碼,即可觀看學生的AR藝術作品。
浸大互動媒體系高級講師蘇慧怡
浸大互動媒體系高級講師蘇慧怡
學生何志鵬
學生何志鵬
學生何天恒
學生何天恒
學生施欣欣
學生施欣欣

 

浸大互動媒體系明起至下月中將於中環街市舉辦「滴~噠:歲月迴響」展覽,16名修讀「移動定位敘事與遊戲設計」的學生,將展出6個圍繞本地3間店舖的AR藝文作品,分別是開業逾半世紀,回歸前專為駐港英軍訂製洋服和蘇格蘭裙的「阮氏洋服」;以製作椰子食品聞名的百年老店「甄沾記」;以及專門收藏香港老唱片和舊物的懷舊雜貨店「雅俗共想」。


紅白藍袋融入設計

市民在中環街市入口處領取紙製的「滴~噠」手錶及展覽指南,在手機掃描錶面圖案及展覽地圖上的二維碼,即可觀看學生的AR藝術作品。其中3年級生何志鵬設計《格.遊 Tartan.Walk》,概念源自「阮氏洋服」在2021年於蘇格蘭格子登記處註冊的蘇格蘭紋「Passion of Hong Kong」。

何志鵬解釋,在蘇格蘭文化中,每個家族、軍隊等群體皆有獨有的蘇格蘭紋,期望港人能將本港獨有的蘇格蘭紋融入衣着,不管身處何方亦能讓人識別港人身份。同級的黃佩珊和于樂瑤則設計《糖盒回憶》,以一名孫女為移民海外的祖母購買「甄沾記」椰子糖為藍本,勾起港人的集體回憶和象徵文化傳承。

近年出現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作品,浸大互動媒體系高級講師蘇慧怡表示,學生透過親身訪問店家了解店舖的文化象徵意義,「很多人的關係和情感的互動」,相信AI無法取代真人藝術創作,亦期望透過藝術將文化傳承,「不止是用作打卡」。

記者 盧嘉潁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