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祥新書《體藝拔萃再回首》 難忘中外名人到校參觀

2023-01-04 14:38

前拔萃男書院校長張灼祥,十年前退下校長崗位後,除曾分別擔任德萃學校(幼小中)的顧問及校監外,也編撰了多本有關教育的著作。近日,張校長又推出新書《體藝.拔萃.再回首》,並將於本周六舉行新書發布會,故Elsie早前就聯絡張校長,率先了解新書內容。 

聽張校長講,《體藝.拔萃.再回首》是他最後一本有關教育的作品,記下他在賽馬會體藝中學及拔萃男書院當校長的片段,例如網球名宿碧加曾到體藝跟學生打籃球、已故導演羅啟銳在男拔拍攝《歲月神偷》的點滴、男拔建音樂廳的由來等。他又透露,雖然不再寫跟教育有關的書籍,卻計畫轉寫小說,刻劃人在時代巨輪下的轉變。


兩校任期均逾十年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投身教育界的張校長,曾在四所中學擔任校長,分別是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現名「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賽馬會體藝中學,以及拔萃男書院,合共當了二十八年校長,而新書《體藝.拔萃.再回首》集中寫賽馬會體藝中學和拔萃男書院,因他在兩校任校長的時間均超過十年,加上他又是男拔舊生,自然特別有情意結。

張校長跟Elsie說,他不再寫教育類書籍,主因是過往寫得太多,是時候停筆。「每個人在某個時期,都扮演着一個角色,而該角色在某個階段後,最終都會過去。與其一直留戀,不如在某個時刻告別。」事實上,體藝和男拔是他最後兩所任校長的學校,任內經歷不少人和事,故張校長也揀選了部分和讀者分享。

網球名宿碧加參觀體藝中學和張灼祥校長合照。
網球名宿碧加參觀體藝中學和張灼祥校長合照。


碧加與學生鬥球技

其中由張校長擔任創校校長,於一九八九年創校的賽馬會體藝中學,在當時來說,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當時政府有個比較宏觀的想法,希望成立一所中學,可發展學生的藝術和體育,故後來就由賽馬會提供額外資金,創辦了賽馬會體藝中學。」

張校長指體藝中學開校後,曾有不少中外名人到校參觀,例如當時的港督彭定康、前港督尤德爵士夫人彭雯麗、德國網球名宿碧加等,其中碧加更曾和學生打網球,大顯球技。「當時他剛獲得澳洲的『大滿貫』,正值全盛時期。途經香港時,曾到體藝參觀,更跟學生打網球,但他卻如平日般開波,並未遷就學生,所以那些球,真的擋也擋不住。」後來碧加轉跟學生打籃球,這次就不敵學生,讓學生們爭回一口氣。


羅導拍出母校情懷

提到自己的母校,並曾擔任十二年校長的拔萃男書院,張校長的經歷自然更多,新書除了他執筆的文章,亦有邀請其他校友撰文,內容除寫學校故事,還寫所遇過的人。好像去年因突發心臟病離世的名導演羅啟銳,是張校長的師弟,兩人均曾是校報編輯,但因張校長較年長,當年未有機會交流,反而兩人畢業多年後才有機會接觸。

新書中,張校長就寫了羅啟銳回男拔拍電影《歲月神偷》時,由於熟悉母校,鏡頭如何擺位、取景,都甚精準,處處流露對母校的情懷;羅啟銳甚至找來校友兼當年的短跑好手William Hill,飾演當年的校長Mr. Lowcock,可見他的心思。


家長捐助建音樂廳

另外,新書亦有寫拔萃男書院的設施,例如該校在十年前啟用的音樂廳,原來是因有家長眼見該校的「回家音樂會」(Homecoming Concert)每年都要在不同地方舉行,一問之下,才知學校因禮堂座位不夠,加上音樂設施不足,故須外出租借場地,亦未能固定在同一地點辦音樂會,於是慷慨捐款予男拔建音樂廳,校方亦以該位家長的名字,為音樂廳命名。

談到多年任校長的所見所聞所感,張校長指過去已寫了很多,故《體藝.拔萃.再回首》是最後一本寫教育的書。然而熱愛寫作的張校長並未封筆,他正計畫寫小說,向小說家的角色邁進。

「想寫一個人在不同時代的改變,正在構思中,可能是中篇或短篇。」張校長說,原來他大學畢業後,曾在《星島晚報》寫連載小說,內容寫一位大學畢業生對現實的體驗。張校長今次「重操故業」,主要是有感人在不同情況下會改變,好像他早前重遇很多大學同學,他們的改變也令張校長驚訝,認為這個題材也值得一寫,而Elsie相信計畫會令他的讀者非常期待。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文:Elsie陳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13日教育版專欄「家長八達通」。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