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學校「點人頭」 獲批核總班數較年初增11班小一及中一
適齡學童人口下跌,不過教育局月中點算學校實際在學人數後,公營小學和中學獲批核的總班數,較年初批核的數字分別多4班小一和7班中一。 教育局未透露有多少中小學在「點人頭」後需要縮班,僅稱今日已發信,通知「點人頭」後須調整班級結構和教職員編制的學校。 教育局解釋,學校核准班數受多項因素影響,數字變動反映的學童人口變化和學生人口流動,例如搬遷、家長選擇和學童移入或移出香港的情況等。若學校「點人頭」後須減班,出現的超額教師可保留至本學年完結;因小一生人口下降引致的總班數減少而出現的超額教師,可獲保留最多3個學年。 教育局重申會以「軟著陸」為目標,應對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會逐步有序調節學校數目;教育
2023-09-29 15:11:12明專升格私立大學衝線 待特首拍板 將成首間天主教大學 正名「聖方濟各大學」
2023-09-29 12:22:2718中學逾300學生 拍《祝福》MV賀國慶
2023-09-29 11:23:51逾400幼稚園加學費 加幅最高近2倍 僅1校減學費 201校凍費
2023-09-29 06:30:13科大學生首創3D打印月餅
2023-09-28 15:26:4748直資學校加學費 平均加幅達4.09%
2023-09-28 15:13:07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 香港美國學校 全方位學習知識實力 致力培養世界公民
2023-09-28 12:15:00歷史教學加入AI添趣味 城大學者獲UGC教學獎
2023-09-28 11:15:48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擬接收玫瑰崗中學師生
2023-09-28 11:01:47更多
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擬接收玫瑰崗中學師生
盛傳天主教香港教區屬校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有意接收3年後停辦的玫瑰崗中學師生。據悉,方案未涉教學配套與過渡安排,未得到持份者普遍認同,有教師更直言方案是「蛇吞象」。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已提醒辦團與持份者保持溝通,為學生學習及過渡作最好安排。 參考新聞:玫瑰崗家教會促教局介入助50特教生 方案未獲持份者普遍認同 道明會日前在「中學過渡委員會」會議上,透露與一間天主教中學商討,提出讓玫瑰崗中學全校學生下學年全數入讀,或分3個學年安排中三生升讀該校等建議方案,昨有消息指該校是南區的余二。有不願具名的教師形容方案是「蛇吞象」,余二現時全校只得12班,反觀玫瑰崗達21班,合併可解決余二收生不足的
2023-09-28 11:01:47錦江小學就獎學金風波致歉 蔡若蓮:非常關注事件
暫時避過殺校危機,今個學年轉營私立小一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日前公布下學年向小一新生派發1萬元「特別獎學金」引起爭議,校長葉昌銳昨開腔回應,為未有清晰交代計劃詳情致歉,「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他解釋,學校將面見申請學生,了解其體藝、數理等才能,發放相應金額支援學習,並非以獎學金作招徠。 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在校網發表聲明,澄清日前張貼向小一新生發放1萬元「特別獎學金」通告內容,未交代詳情而引起大眾關注及誤解,「技術上出現了問題」,承諾「將完善校本對外發布消息的機制」,並會汲取經驗,避免出現相同問題。
2023-09-27 19:59:39浸大獲黃百鳴捐款20萬元 成立電影及中醫藥獎學金
浸會大學獲黃百鳴基金主席及東方影業出品有限公司(東方影業)董事黃百鳴捐贈港幣20萬元,支持設立「黃百鳴基金電影獎學金」及「黃百鳴基金中醫藥獎學金」。 兩項獎學金將於2023/24學年起的五個學年,每學年分別向電影學院及中醫藥學院兩名表現卓越的學生各頒發港幣1萬元資助。 浸大於昨日舉行捐款協議簽訂儀式,由黃百鳴及學生事務處輔導長霍廣賢簽署協議。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2023-09-27 17:38:19陳易希:ChatGPT趨勢不可逆轉 教育界應讓學生掌握相關技能 否則未來會「輸蝕」
有「星之子」之稱的陳易希,接受恒生大學節目《恒傳感言》訪問時表示,ChatGPT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教育界應該與時並進,教導學生應用ChatGPT的技能,否則學生將來投身社會或會較為「輸蝕」。至於如何避免學生過於依賴AI,他表示學界或要研究在新科技下,如何提升對功課的要求。 他又指,如今科技界面試,求職者懂得應用ChatGPT或是一個取錄因素,「我們會問他,你平時是怎樣用ChatGPT,如果他說我平時不用,我全部都是自己做的,可能企業反而不會取錄這些求職者,因為我覺得你懂得用的時候,會令它的效率提升了很多。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去用,可能你很勤力,但你不能夠事半功倍。」 對於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或
2023-09-27 12:16:44教大北角教學中心開幕 冀成推廣普及AI基地
在北角衛理小學前校舍,教育大學新設的北角教學中心昨舉行開幕儀式。中心樓高7層,設有12個課室、可容納逾百人的演講廳、行政會議室等設施,亦設人工智能(AI)教育實驗室,將成為推廣普及AI的基地,為現職教師及相關人士提供培訓課程。 教大校董會主席黃友嘉指,連同大埔及將軍澳校園,教大將有3個不同的「落腳點」,相信為教大師生及在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大便利;前主席馬時亨當年為籌建教學中心牽線,他指中心為師生帶來更多學習空間。校長李子建指,新中心設計配合教學發展的需要,期望師生加以善用,創造更多學習和交流機會。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bit.ly/BTSEP2
2023-09-27 12:01:08都大研即時傳譯App 延展實境方便學習
即時傳譯及公開演講,講求臨場反應。都會大學研發「XR MALL」互動手機應用程式,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提供沉浸式的即時傳譯、逐步口譯和演講場景。研發程式的學者指,讓使用者有逼真的體驗之餘,便於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XR MALL」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80萬元開發,共設16個課程單元,一半屬傳譯單元,涵蓋中英雙向視譯、接續傳譯及即時傳譯訓練,另外8個單元以公開演講為題。學生只需利用VR眼鏡,便可置身新聞發布會、大型會議等虛擬場景,程式亦記錄學生表現,提供自動語音分析,並提供扼要評價。 研發程式的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詠雯(圖右)指,程式設計出融合虛擬和真實的延展
2023-09-27 11:55:33長洲錦江小學萬元銀彈搶小一生 教育局批評「不恰當亦不道德」
升小自行分配學位接受申請之際,一度面臨「殺校」危機,新學年開辦私營小一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宣布以「銀彈」搶生,向小一新生派發每人10000元「特別獎學金」,書簿費、校服等費用全免,但未幾,又把學校網站與專頁的宣傳下架,改稱須經「校本準則審核」始會發放。教育局批評校方做法「不恰當亦不道德」,表明倘涉及違規,將會嚴肅處理。 本報教育組
2023-09-27 11:37:51珠海學院料兩年後達升格私立大學要求 校長陳致倡放寬內地生上限
近年面對收生困難的珠海學院,新學年學生總人數已逾1500人,校長陳致指本科新生亦有130人,形容珠海距離升格私立大學的條件不遠。收生欠佳的新聞與傳播學系,陳致透露今學年有約20名本地和內地新生。他形容學齡人口下跌是「殘酷的現實,但必須面對」,正與當局商討,倡放寬本科內地生人數上限,並爭取內地就讀文憑試課程的港籍學生報讀。 記者:蔡健行
2023-09-27 06:30:33李嘉誠捐6000萬予兩醫學院 發展AI醫療教學
人工智能(AI)在醫學發展迅速,本港首富李嘉誠向本港兩大醫學院捐款共6000萬元,兩校各獲3000萬元,在醫學教研上廣泛地應用。香港大學擬利用生成式AI技術模擬病況,並加強醫護課程的數碼醫療元素;中文大學鼓勵學生參與研發醫療AI解決方案,並建立數碼實驗室。李嘉誠形容,推動醫學科研、課程及服務有效應用AI,已不可或缺
2023-09-26 16:43:33莫家豪明年「過檔」 轉任恒大副校長
大學高層再有人事變動,恒生大學昨宣布,委任現任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明年8月出任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接替退休的許溢宏。恒大校長何順文形容莫家豪在國際學術界享負盛名,相信他可進一步提升恒大的教研水平,推動持續發展。 提前6月到任作交接 擔任嶺大副校長達8年的莫家豪,獲恒大委任為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接替明年7月底退休的許溢宏。新任命雖在明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但莫家豪提早於6月初以候任身份到任,以確保順利交接。 恒大指,莫家豪將負責帶領大學的學術發展,包括課程結構、課程發展和質素保證,並制定學術研究、學術人才招聘、收生和知識交流等範疇的政策與發展策略。 何順文︰盼提升教研水平
2023-09-26 12:10:33文憑試|兩內地港人子弟學校 納DSE「與考學校」
文憑試明年起接納內地港人子弟學校成為「與考學校」,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與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申請已獲接納,將保送中六合資格正讀生,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文憑試。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有約60名中六生報考來屆文憑試,總校長譚日旭稱,現時最逼切是安排考生的校本評核,以符合文憑試要求。 考試及評核局宣布,兩間港人子弟學校申請並獲接納成為文憑試「與考學校」,意味兩校可保送合資格中六正讀生,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文憑試。獲批之一的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明年有約60名首屆中六生參加文憑試,總校長譚日旭稱,隨着「與考學校」資格獲批,考生與本港中學看齊須提交校本評核,時間較趕急,「應該可以處理到,我們始
2023-09-26 12:00:28中大醫科重返「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搶人才 八大今屆增至227課程參與
本港兩間大學醫學院爭相「搶人才」,中文大學醫科課程相隔一年,重返「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與香港大學醫科競爭多元才華的尖子生;港大牙醫課程亦首次參與。今屆八大合共227個課程參與SNDAS,較上屆多19個。有升學專家認為,中大醫科上屆未參與SNDAS,白白錯失尖子生源,因此重新參加。 記者:盧嘉潁
2023-09-26 11: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