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內涵兩並重 啟發舞出新章

2025-04-14 00:00

鍾浩聲指貔貅頭像背面的「貔貅座鎮」字句,需要保留。
鍾浩聲指貔貅頭像背面的「貔貅座鎮」字句,需要保留。

對客家舞貔貅力求變革傳承,鍾浩聲極表贊成,因為早年他曾引入「南獅北舞」的技法,幸獲歐紹永師傅開明接納,才讓獅藝表演走出新里程。在推動客家舞貔貅上,他已籌劃在訓練步法外加入文化元素,豐富內涵。
恪守武者尊師重道禮規

談到歐紹永師傅,鍾浩聲態度恭敬,恪守武者尊師重道的禮規。他憶述,90年代學習傳統舞南獅,風格強調扎實的功夫架式,講究「硬橋硬馬」,但他希望引入北獅的跳樁技法,增加可觀性,亦展現武者的技藝。他憶述,當時曾有前輩反對,認為「南獅北舞」不倫不類,但最後獲歐紹永師傅及其他開明前輩首肯,最終於保留傳統南獅腰馬步法下,結合北獅跳樁動作,開創獅藝新風氣。近年各項有關改良舞貔貅的建議,他亦必定先徵詢歐師傅的意見。

在「南獅北舞」的經驗中,他得到啟發,要在保留傳統中創新,傳承之路才能走得更遠。在客家舞貔貅上,他除傳授舞步技巧,亦堅持灌輸客家舞貔貅由清末南傳香港的歷史,以及招財引福的歷史源流。他指,儘管如今的技法舞步與先祖輩時不相同,但核心價值仍能保留,如對貔貅頭的尊敬,故即使近年進行改良,他亦堅持保留頭像背面「貔貅座(坐)鎮」的字句,務求讓傳承兼具技巧與內涵。

隨時代轉變,舞龍和舞獅亦成為國際體育賽事項目,市民逐漸改觀,惟他指現時若要在公眾場合表演舞龍獅貔貅,即使活動以學校名義舉辦,事前仍要向警方申請,活動期間警方更會到來查閱證件。他理解執法人員亦是走程序,但擔憂相關行動為公眾帶來負面印象,長遠恐阻礙發展,盼當局檢視放寬。

兩子隨他學藝,對他亦以「師傅」相稱,他指,一日為師,擔子不輕,需糾正徒弟學員的品行,負一輩子的責任。早前,鍾浩聲父子獲邀拍攝港台節目《守藝薪傳》,盼以不同渠道,向公眾推廣技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