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推以舊換新補貼刺激內需 港人亦受惠
2025-04-14 00:00
關稅戰下,刺激內需成為第一要務。廣州市商務局日前公布,港澳台和外籍人士只要持有有效身份證件,便可在廣州享受汽車、家電、3C數碼等品類的「以舊換新」補貼;當中汽車補貼額最高達每輛2萬元人民幣(約2.1萬港元)。有本港立法會議員指,相信措施對本港零售市道有一定影響。本港汽車業界指,因廣州使用左軚車,料不會直接刺激港人北上換車,但建議特區政府也可一同刺激內需,如加大換國產電動車的稅務優惠。
包括汽車家電等至今年底
廣州市商務局在本月12日公布,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士只要符合基本條件亦可參與補貼,包括持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等有效證件、擁有內地手機號碼;部分活動亦要求申請人持有境內銀行帳號;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為止。
通報指,可享有補助的家庭電器或個人電子產品,包括雪櫃、電視等12類家電,及手機、智慧手錶等產品,每件補助額不超過2000元人民幣(約2127港元);數位3C類商品每件補助額不超過500元人民幣(約531港元)。另申請人若報廢登記在其名下,及在指定期間前註冊的汽油、柴油燃油車或新能源車,再換新能源車時最高每輛可補貼2萬元人民幣;若換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則最高每輛補貼1.5萬元人民幣(約1.6萬港元)。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指,因本港行駛右軚車,與內地的左軚車不同,港人在內地換車後,只能通過「粵車南下」等計劃來港,相信對本地車行影響輕微。不過,措施可增加長居內地港人換車誘因,「因在港養車的牌費及車位均昂貴,我有不少住中山、深圳的朋友早在內地買車,情願每次由親人駕車送到關口,再自己在內地駕車回家」。他建議香港政府也可針對國產電動車,加大電動車「一換一」下的稅務優惠,增加港人換車誘因。
議員籲政府再審視刺激內需手段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相信,不少港人會因而北上買電器。對香港政府應否效法,邵指刺激內需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但香港面臨財赤,需要再審視刺激內需手段。而本港作為自由港,在關稅戰下,或因零入口稅增加更多商機,如可吸引更多旅客在港購物」。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