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7日起 航班禁用「尿袋」且不得放行李架上

2025-03-25 00:00

香港航空日前發生一宗疑似鋰電池起火事件,引發航空安全疑慮。
香港航空日前發生一宗疑似鋰電池起火事件,引發航空安全疑慮。

本港及海外近期接連發生懷疑鋰電池在機上起火事件,引發航空安全疑慮。民航處昨夜發出新公告,宣布由下月7日起,乘客不得在航班上使用外置充電器為其他便攜式電子裝置充電,或為外置充電器充電,亦不可把外置充電器放置於行李架上。有航空業界人士指,乘客仍可攜帶充電器上機,只是不能使用,但認為新規在執行上有難度。
仍可攜帶上機 置放靠近乘客

民航處指,非常關注近期多宗懷疑與飛機乘客攜帶和使用鋰電池外置充電器相關的安全事故,上周五已與本地航空公司的代表會面,並發出新通告,更新對本地航空公司就航班乘客攜帶及使用外置充電器的要求及規管,以進一步提升航空安全。民航處建議,市民如有疑問,在乘搭航班前可向相關航空公司確定最新規定,又指會繼續與相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積極跟進新規定的實施情況。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表示,依照民航處最新的規定,市民仍然可帶外置充電器上機,但在飛行過程中不可以使用,李永富指,乘客使用充電器會產生熱量,若放在行李架上,一旦發生意外亦難以控制,「過熱的充電器,可能會使其他物件被燃點」,故新規定要求將充電器「放在乘客可控制範圍內」,以便即時處理事故。
執行有難度 靠乘客自律

但李永富認同,執行新規定有難度,「乘客可能將充電器放在手袋或手提包內,很難要求他們給機組人員檢查手袋」,故很大程度上要靠乘客自律,或主動告知空中服務員,單靠機上人員確實難以監測。

李永富續指,部分航空公司的客艙有提供充電服務,但僅限於頭等艙及商務艙,而內地及部分外國航空公司甚至全機都無提供充電服務。他認為,若要求每間航空公司均須提供充電服務,未來有可能會產生額外收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