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姨洞察童心 寄養施援解困

2025-03-03 00:00

靜姨於退休後當上寄養家長,展開人生新章節。
靜姨於退休後當上寄養家長,展開人生新章節。

母親的角色從來吃重,曾要兼顧工作及照顧3名子女重任的靜姨感受至深。近年退休的她當上寄養家長,為包括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孩童提供緊急寄養服務。她洞察童心,會按孩童性格去照料,加上親手炮製的蘋果水等食療秘技,助孩童融入其中。重新當上照顧者,她珍惜有機會實踐當年學到的技巧,亦解開了昔日自愧沒照顧好子女的心結。三八婦女節前夕,她希望更多「媽媽級」婦女,加入寄養家庭行列,以無疆大愛協助更多有需要家庭和孩童渡過困境,一起守護孩童,讓他們健康成長。 
靜姨於2023年退休,她憶述當時跟好友相聚,對方告知當上寄養家長,並分享照顧孩童上的喜悅,令她好不嚮往,經一番思量便決定參加,至今共照顧3名孩童,當中包括2名SEN男童。她直言過去未曾接觸過SEN學童,但認為所有孩童都是獨一無二的瑰寶,照顧者若真心關懷和愛護,孩童總能領略感受。靜姨自豪地說,3名被照顧的孩童每日都掛着笑臉,「最高興是看到孩童笑瞇瞇的樣子,毫無隔膜。」
三孩之母  事前打造照顧方案

靜姨是三孩之母,怎樣跟孩童打交道,她早有經驗,但每次接待新個案,她都嚴陣以待,按孩童個性、喜好及生活習慣,度身制訂照顧方案。她注重紀律,直言不會過度遷就孩童,否則「關愛」會變成「溺愛」,但細節上還是處處見心思,「照顧男童會買一些印有汽車圖案、較男孩子氣的床單,毛公仔及玩具車更是必備物品。」

她憶述,她首名照顧的是有發展遲緩的3歲SEN男童,「他說話時發音不太準,但會手舞足蹈,附上身體語言,只要耐心一點,便會明白。」她指,該孩童聽話又乖巧,只是體質較虛弱,常因氣管敏感觸發猛烈咳嗽。作為寄養家長,她認為除給孩童三餐溫飽,更希望改善男童體質,便常常帶男童外出曬太陽,到公園遊玩,並登上寓所附近的山徑鍛煉。

吃水果有助吸收維他命,但她擔心水果太甜「惹痰」,便把切成小塊的蘋果或切片的香蕉浸進暖水,孩童進食浸過暖水的水果後果然未有咳嗽,之後她便以同樣方法,讓孩童多吃水果。孩童嗜甜飲,但汽水及凍飲對身體無益,她便自家炮製蘋果水及竹蔗水等滋潤及清熱的健康飲料,孩童放學回來便嚷着要喝蘋果水,十分自豪。半年後孩童回家,她稱當時男童強壯了,氣管毛病改善了,皮膚黝黑了,她亦心安了。
極專注車輛 「趕時間要繞路」

至於第2位男童患有嚴重自閉症,雖然只在靜姨家中住了11天,但令她留下深刻印象。她稱,該男童有着自閉症患者非常專注於狹窄興趣的特點,最喜歡汽車及巴士,她便投其所好買來巴士及汽車模型。回想初見面一刻,男童看見客廳中的巴士模型及汽車玩具,便自顧自的玩起來,靜姨則在旁細心觀察,她留意到男童除愛汽車,亦愛聽音樂,更會跟着節奏打拍子。

靜姨每日都會帶男童外出,讓他多接觸社區,包括跟她到街市買餸。她稱,外出可以乘巴士「遊車河」,是男童最期待的時刻,男童亦對巴士路線圖十分着迷,每每駐足停留不願走,當他看到馬路中行駛的車輛,更會興奮忘形,欲掙脫跑前。靜姨說早料此着,便用力握緊男孩小手,並用言語安撫,「我們多看5分鐘便要離開」,或給他零食轉移視線,「若是趕時間,便要繞路避開巴士站。」

她又稱,其後男童需要接受健康檢查,原本由男童父親負責接送,但她擔心中途出事故,便提出同行。她笑言,男童於一天內乘了多程巴士,十分滿足。她亦留意到男童安坐車中,雙眼不離窗外車輛,一臉陶醉的畫面,讓她看到SEN孩童的另一面,盼公眾放下歧見,給他們多點包容和空間。

再次當上照顧者,讓靜姨重溫昔日小手拖大手的溫馨感覺。她指年輕時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子女,一直心存愧疚。說到這裏,她收起燦爛笑容,面露風霜地說,「囝囝囡囡好淒涼,放學後同學早由家人接走,我下班趕來是最遲到達的家長,永遠忘不了他們盼望的眼神。」她其後當通宵更,清晨下班趕回家接子女上課,買餸後才回家小睡,下午又要接放學及做飯,忙個不停。這個心結,她暗藏心底,至近年子女長大才敢告白。
子女不在港  尋找自己一片天

靜姨的3名子女已移居海外或在外國升學,她指掛念之餘,亦支持孩子尋找自己的天空。前年她照顧首名寄養孩童時,子女仍在家,亦有協助,然而當子女看到她弄愛心蘋果水時,都鬧着玩說「呷醋,要投訴」,令她樂上半天。

當接受緊急寄養服務孩童的家人可以履行照顧責任,便是孩童跟寄養家長道別之時,靜姨哽咽說至今仍未習慣離別,難以抽離,故每次完成照顧工作都要放假「充電」,讓自己慢慢釋懷。她說,一直珍藏孩童畫給她的每張畫、記掛着孩童每張笑臉,以及孩童高興時給她的每個熱烈擁抱。物是人非,但情誼永在,她默祝在人海中的孩童健康成長。

退休的日子雲淡風輕,靜姨選擇當上寄養家長,展開人生新章節,在三八婦女節前夕,她指出,「大愛無分疆界和血緣,希望更多婦女加入寄養家庭行列,協助有需要的家庭和孩童渡過困境,一起守護孩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