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毋須改變聯匯制度

2023-10-17 00:00

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指出,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根基。
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指出,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根基。

今日(17日)是聯繫匯率制度實施40周年正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這大日子於《匯思》中回顧一番;又談到最近一段時間,在聯匯制度下,港元和港息因美息高、美元強而起的變化對經濟民生的影響受到關注,並陳明港元強弱的利弊,以及港息實際升幅溫和。他強調,匯率制度茲事體大,絕不輕言轉變,事實上聯匯已經跨越了多個金融危機和挑戰,亦建立了公信力,一個好制度,需要堅持,重申「我們無意、亦毋須改變聯匯制度」。今日(17日)是聯繫匯率制度實施40周年正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這大日子於《匯思》中回顧一番;又談到最近一段時間,在聯匯制度下,港元和港息因美息高、美元強而起的變化對經濟民生的影響受到關注,並陳明港元強弱的利弊,以及港息實際升幅溫和。他強調,匯率制度茲事體大,絕不輕言轉變,事實上聯匯已經跨越了多個金融危機和挑戰,亦建立了公信力,一個好制度,需要堅持,重申「我們無意、亦毋須改變聯匯制度」。
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指出,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根基。自1983年10月實施以來,為香港提供了穩定的貨幣環境。而該制度成功關鍵之一,是多年來逐步建立的公信力,這種信心是建基於制度的高度透明化和制度化的操作、充裕的外匯儲備等因素。
高透明度維繫市場信心

他於文中指出,金管局堅信高透明度是維繫市場信心的不二法門。多次金融危機的衝擊、近幾年香港所承受的嚴峻挑戰和由此對金融體系造成的巨大壓力,再疊加各種不利的市場謠言,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信心測試,而聯匯都能履險如夷。「信心就是這樣經年累月、點滴積累起來。」

他續說,世上沒完美的匯率制度,但匯率制度茲事體大,一旦選定,絕不會輕言轉變。最近一段時間,隨美息高企、美元走強,日常接觸中,與聯匯相關的課題較多涉及港元走強和港元加息對經濟民生的影響。

港元走強下,常聽說市民外遊消費便宜了,外來旅客在港消費則謹慎了,這或涉一些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例如港人疫後報復式旅遊探親、部分訪港旅客更傾向於非純消費式的深度遊。但另一方面,強港元有助減低香港的入口成本、紓緩部分通脹壓力,也有助供子女在海外升學的家長減輕負擔,故港元偏強或偏弱各有利弊,難一概而論。

在聯匯之下,港元利率趨近美元利率,自美國去年3月啟動加息至今累加5.25厘,期間港元拆息隨之上升,1、3個月拆息最高曾升近5.5厘。儘管市場普遍料美息近見頂,但料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高息環境下借貸成本上升,尤其香港經濟未全然復甦,企業和供樓家庭面對的困難確不少,或會有意見認為在某程度是實施聯匯的代價。惟環顧全球眾多經濟體和金融中心,即使非實施固定匯率制度,亦與香港同樣面對高息,故聯匯未必是香港高息最關鍵原因。
稱港息未至於大幅飆升

余偉文又表示,其實港息未至於大幅飆升,因本港存款量龐大,有助主要銀行控制資金成本,反映銀行平均資金成本的綜合利率為例,8月底為2.55厘,與去年3月美國啟動加息時的0.24厘相若,明顯低於美息或港元拆息升幅,以致期間銀行上調貸款息率的速度及幅度相對溫和,各類貸息升幅普遍比美息小,其中最優惠利率累加不足1厘。

誠然,金管局的團隊必須時刻有準備、也要有能力去擁抱和駕馭轉變。但對於好的制度要堅持,這是一種擇善固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