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快錢」匿港打黑工 99%聲請不獲確立

2023-09-03 00:00

葛珮帆
葛珮帆

「假難民」成為本港社會毒瘤,他們為「搵快錢」,不惜鋌而走險進行違法行為。根據警務處資料,過去5年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拘捕的「假難民」,每年約由700人至1200人不等,最常涉及的罪行包括店舖盜竊、嚴重毒品罪行、傷人及嚴重毆打等,每年更有約30-80名「假難民」因協助、教唆他人非法入境而被捕。根據入境處紀錄,過去5年因「打黑工」而觸犯《入境條例》被拘捕的「假難民」,每年在150人至450人不等。
犯罪多涉盜竊毒品

翻查資料,政府於2014年3月實施統一審核機制,截至2023年2月底,入境處已對22370宗聲請做出決定,高達99%的聲請不獲確立,其中以越南籍最多,超過4000宗;其次為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均在3000宗以上。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假難民」在拒批及上訴不成後,仍可入稟高等法院、終審法院,敗訴才會交由入境處被遣送離港。

根據政府文件,過去6年間,司法覆核申請由2016年的228宗增加至2017年的1146宗,於2018及2019年更躍升至每年超過3000宗,及至2022年回落至1545宗,增加的案件超過90%是源自與免遣返聲請相關的案件,而免遣返聲請司法覆核個案中獲批予許可申請的百分比,仍維持於極低水平。截至2023年1月底,已完成處理的相關案件中,只有3.9%獲批予許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