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百年疑問:「九廣鐵路」還是「廣九鐵路」?

2022-06-13 00:00

一九一○年十月一日,九廣鐵路英段建成通車,全長二十二英里,後來成為九龍往返新界及廣州的重要陸路交通管道。
一九一○年十月一日,九廣鐵路英段建成通車,全長二十二英里,後來成為九龍往返新界及廣州的重要陸路交通管道。

鐵路迷羅同學一曲《東鐵過海真的很興奮》最近熱爆全城,更令東鐵綫頓時成為城中熱話。其實近期也有不少關於這條「百年鐵路」的新聞,較早前報載特區政府、港鐵及內地相關部門正檢視來往香港與廣州、北京及上海的城際直通車服務,九廣鐵路直通車超過一百一十年的旅程,或即將抵達最終站。

百多年來,穿梭穗港兩地的直通車乘客熙來攘往;有趣的是,同乘一班車,香港人習慣稱之為「九廣鐵路」、「九廣直通車」,廣州人則稱之為「廣九鐵路」、「廣九直通車」。為甚麼會這樣呢?
英政府要求築路特權

上溯這條鐵路的起點,早在一八六四年,就有英國鐵路工程師提議,興建一條連結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鐵路。有關建議在約三十年後,才得到認真考慮。一八九○年代,歐洲列強在中國競相擴展勢力。從甲午戰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中國鐵路外債為七千五百萬英鎊,其中一千六百萬英鎊由怡和洋行、滙豐銀行等英商組成的聯營公司「中英銀公司」(British & Chinese Corporation)安排借出,另外二千二百萬英鎊銀團貸款,該公司亦參與其中。但同期英國在鐵路承建、物料供應方面的角色,卻落後於比利時、美國和德國等。一八九八年,英國政府要求清政府將五條鐵路的貸款、築路特權批給中英銀公司,包括興建及營運一條由九龍至廣州的鐵路。該公司在前期集資中遇到困難,其後將項目一分為二,在香港範圍內路段(從尖沙嘴至羅湖,當時稱「英段」)由香港政府負責興建;而羅湖至廣州的「華段」則由中英銀公司貸款予清政府興建。

一九○五年九月,九廣鐵路英段獲香港立法局通過撥款,進行路軌測量,翌年該鐵路正式動工。全長逾三十五公里的九廣鐵路英段在一九一○年十月一日建成通車,成為九龍往返新界及廣州的重要陸路交通管道。

一九○七年清政府與中英銀公司簽署《廣九鐵路借貸合同》;中英銀公司同年發行一百五十萬英鎊債券,為建造九廣鐵路華段籌集資金。七月,全長一百四十二點七七公里的九廣鐵路華段動工,一九一一年十月四日建成通車。中英雙方各自在廣州和尖沙嘴舉行通車禮,雙方代表乘坐首班列車至深圳羅湖站,在羅湖橋舉行接軌儀式,九廣鐵路全綫接通。通車初期,九廣鐵路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對開三班來回列車;星期日則有兩班來回列車。一九三六年,從尖沙嘴九龍總站直達廣州,全程最快需要約兩小時十五分鐘。
抗日期間運送大量物資

九廣鐵路通車以來,除了便利兩地人員往來,還為抗日發揮過重要作用。僅一九三八年二月至十月間,經由九廣鐵路,從香港運送到華中、華東沿海及西南各主要戰區的軍用物資就達到十三萬噸。年內,日軍在香港以北十五英里切斷九廣鐵路。直至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九廣鐵路才恢復全綫通行。

隨着國家改革開放,一九七九年四月四日,中斷三十年的港穗城際直通車客運服務恢復,是當時往返兩地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截至二○一九年,四十年間載客總量突破八千三百萬人次,成為承載兩地經濟文化交流、親情血脈聯繫的大動脈。直通車的終點站,既不在香港紅磡,也不在廣州東站;而是所有參與過這段美好旅程的每位乘客心中。
魏穎茵
香港地方志中心《香港志》—《經濟部類》及《社會部類》高級編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