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安:為第六波疫情做好準備

2022-04-1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確診數字連續數日回落至三位數字,但社交距離措施本星期四起即將放寬。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見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由於市民接種第三針疫苗的比率偏低,預料確診數字未來一段時間會在三位數徘徊,間中回升至四位數,更不排除到年底累計會有六百萬人染疫。郭健安表示,本港今波疫情的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社會要為第六波疫情做好準備。他表示,接種疫苗仍是應對疫情唯一手段,相信大部分市民未來均要接種第四針。他指,隨第二代疫苗有望於下半年面世,年底前有望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社交距離措施尚未放寬,市面的人流已經隨復活節長假期回升。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表示,大部分市民已受感染,或已經接種疫苗,社區出現進一步大幅感染機會不高。但是市民接種三針的水平仍偏低,加上八十歲以上長者第二針的接種率只有約四成。他憂慮,康復者會帶動以往「匿埋咗」的長者出行令他們受感染,從而令確診數字於三位數持續徘徊,甚至出現反彈,隨時間推移累計或有六百萬名市民確診。
料疫情三位數橫行

新一波疫情自年初「望月樓」等多個群組擴散後,確診幾何級數上升。對於未來疫情的走勢,郭健安坦言今次疫情難像過去數波般完結。他表示,只要社區中有病毒存在,隨非市民一直留在家中完全不外出,否則「受感染都是走唔甩」,而市民隨七至八個月後疫苗的抗體水平下跌,相信又會再有市民受感染。

郭健安表示,無論以生署呈報的確診數字、抑或中大推算約五百萬人受感染作為基數,今波死亡率分別約為百分之零點七五及百分之零點一八、兩個數字均與國際文獻引述流感百分之零點零一的死亡率有一定距離。他認為,本港要為新的變種病毒做好準備,即使病毒與社會距離很近,仍有足夠能力應對。

   

他提到,現時兩種可供使用的疫苗均不是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接種一針或兩針疫苗「頂唔住病毒」,數據顯示接種三針的保護能力會較高,亦相信大部分市民都要接種第四針疫苗。預料半年後左右藥廠會研發第二代疫苗,效力會較之前好,相信隨新疫苗面世,確診的住院率會減低。

他表示,應安排更多輕症及中症的病人服用口服藥,希望「一百個人五十個入醫院,減至十個入醫院」。相信隨市民更多暴露於病毒之中,加上已接種一定數量的疫苗,年底前有望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長遠接種疫苗的間距可以拉寬、甚至出現具威脅的新變種病毒才接種疫苗。

面對傳染力空前的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中國內地及歐美國家的取態各異,清零及共存的爭議在本港亦發生,港府屢被批評在抗疫策略上未見明顯方向,外界亦觀望政府在未來疫情中的取態。

郭健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如當局沿用過往的清零策略,需要繼續圍封大廈,進行「小規模式檢測」,的確可以減少確診,但仍有機會反彈,至於全民檢測則需花費大量金錢及代價,有機會花費數百億元,但是患者對醫療系統無影響。他指,如果當局以減少重症及死亡為目標,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仍是唯一手段。情形就同流感相似,「如果做到保護網,諗唔到點解唔畀長者見屋企人」。
清零與共存 由政府選擇

他指,沒懷疑本港及內地政府能力,但政府在未來疫情中採取的手法,最終要交由當局決定。郭健安亦指,動態清零是一個手段,終極目的都是理性地保護每一個香港人,他表示,即使內地專家來到香港,論調也不曾與本地專家有太大分別,不過他比較強調更多是下一個階段的做法。「打晒一針、兩針,很明顯三針都實做到,但三針之後的下一步?」

疫情發展初期,郭健安預料確診數字會節節上升,不料一語成讖。他笑言,並不是很介意自己估不中,反而好怕估得中,因為估得中並不是好事。網民常戲謔防疫專家的觀點,並改名為「磚家」。郭健安笑言:「自己也盼望是石字邊的專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