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發揮所長 回應國家需要

2022-04-11 00:00

七十年代文革結束後,中國重啟踏實興國之路,進行改革開放。八十年代初,面對九七前途問題,予香港走出宿命之歷史契機,我和「匯點」友輩,欲為香港和國家的未來發展出力。

匯點曾與上海研究機構合辦滬港經濟合作研討會,較早認定雙城的特殊關係。一九九一年訪問上海市政府機關,那時正值浦東開發之初,陸家嘴仍是爛地一片,我們笑談購買小塊土地,若真的這樣做,後來的回報肯定不得了。戰前滬港關係密切,上海乃中國最時髦開放的城市,譽為東方巴黎。如果不是經歷反右及文革等政治運動,上海不會失去應有光輝。

改革開放初期,上海向香港取經,例如證券交易所、土地住房改革等。記得曾與上海市住房管理機關幹部交流,分享香港公共房屋經驗,散會前領導幹部笑說:「你們在香港做的,很好,我們大抵亦知道;不過,上海有本身難處,不易按香港方式去做,就算你們坐我的位置,也會舉步維艱。」

他更說,上海是國家的大兒子,有七分之一收入上繳國家,改革上落後於廣東。按他比喻,廣東是全國改革尖兵,全靠敢闖。上海(當時)要等中央發話,中央未說可做,就不敢幹;廣東則相反,中央未說不,就放手去做,直至中央叫停。廣東改革之風,很有那時香港的Can do(搞掂)精神,一切唯實、「少講耶穌」。

中央設幾個經濟特區,以促進全國改革開放,其一選在深圳,因毗鄰香港,享地緣優勢。早期全賴港商令深圳發展起來,後來深圳特區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肯搏敢試的青年人才。

八十年代,儘管港人為九七前途忐忑不安,但那時香港處於中國改革的顯要位置,內地開始視香港為現代文明、國際慣例的標誌,代表速度和質素。香港的電影、電視劇集和流行歌曲,風靡全國。曾有一句順口溜:「全國學廣東,廣東學深圳,深圳學香港」,港式粵語乃經濟語言,因不少港商不善於普通話。

因我專注公共行政和公務員制度的研究,八十年代後期多次到內地講解香港和西方的文官制度。有一次為廣東地方人事幹部演講,完畢後閒聊,一位大概六十多歲的幹部跟我說,「你介紹的文官制度,有很多地方的確值得我們借鏡,可是不易啊,因為上面的老頭們比較保守」,他指的老頭恐怕年紀更大,因那時內地尚未設立退休制。

上述點滴乃當時內地國情一個側影。從來改革非直綫之路,當中充滿曲折反覆,而一個國家的大改革,更非由一張白紙出發,須於既有現實中求變。故此中國四十多年改革開放,取得今天成果,得來不易。上海和深圳的實力,跟九十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語,很多方面超越香港。

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期間(二○一二至一七),我深深體會到香港作為全球聯通的區域樞紐、中國最開放的國際化都會,以及國家南大門的戰略地位。任內致力保持香港藍色經濟的實力,推展機場三跑道系統、港珠澳大橋、高鐵及「一地兩檢」安排,強化香港作為航運服務和融資中心的地位。與中央部委及粵深官員互動,分秒必爭,記得赴京與國家民航總局局長磋商三跑,就於他開會回來在午膳中進行,得到其全力支持。

中國綜合國力已大幅提升,但仍須深化改革。在這個過程中,香港會有新角色,以其所長回應國家所需,但前提是擺脫近年的虛浮和內耗。
張炳良
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兼任教授
香港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2012-17)
《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審稿專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