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嚴管直播帶貨 定期查盈利堵逃稅

2022-03-31 00:00

恒指昨日收報22232點,升304點或1.4%。
恒指昨日收報22232點,升304點或1.4%。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加強「直播帶貨」監管,要求網絡直播平台每半年向監管機構報送網絡直播發布者(直播主)身分和盈利等資料,不得策劃及幫助直播主逃稅,以及禁止虛假營銷和自我打賞等,但未有提及打賞金額及對直播主的收入設限。受消息影響,直播概念股應聲挫,快手(1024)曾跌逾8%;在美國上市的虎牙、鬥魚等開市前跌逾5%。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同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盈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網絡直播平台須更好落實管理責任,包括要對直播主進行身分認證登記,確保認證信息真實可信,並每半年向網信部門、稅務機關報送直播主取酬帳戶及盈利情況等信息;建立網絡直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對違法的直播帳號,依法暫停帳號使用、永久關閉帳號,並按要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應在服務協議明確提示直播主發布者在市場主體登記、稅收等方面的權利義務,並配合監管機構執法。
外媒傳限制打賞金額

近年內地直播平台發展急速,但不時出現直播主逃稅事件。《意見》提出直播平台及服務機搆應明確區分和界定直播主各類收入來源及性質,不得通過成立直播主「公會」、借助第三方企業,或以簽訂不履行個人繳稅的免責協議等方式逃稅。

此外,直播平台應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包括不得進行虛假營銷、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推廣違法違規或高風險商品;不得通過造謠、虛假營銷宣傳、自我打賞等吸引流量、炒作熱度,誘導消費者打賞和購買商品。

《華爾街日報》在《意見》發布前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擬限制用家在打賞方面的每日支出金額,每日上限一萬元人民幣,又計畫為直播主的打賞收入設限,並考慮實施更嚴格的內容審查。不過,上述措施未見在《意見》提出。該報道指,監管機構擔心直播平台收入高,使年輕人更渴望成為直播主,與內地政府希望灌輸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同時冀降低相關公司對年輕消費群組的影響力。
新經濟股憂慮增

快手績優兼獲大行唱好都無補於事,早段最多升8.3%後倒跌,曾低見72元,跌8.3%,收報73.6元,跌6.2%;嗶哩嗶哩亦先升後跌,挫2.5%。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內地對新經濟行業的監管未完,雖然預期短期不會出現重大監管環境改變,但短市場或擔心新經濟股的監管風險有增無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