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急症室已做到「牀等人」

2022-03-25 00:00

醫管局推出分層分流治療策略後,公立醫院基本上做到「牀等人」。
醫管局推出分層分流治療策略後,公立醫院基本上做到「牀等人」。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下公立醫院的負荷達到頂峰,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接受訪問時表示,二月下旬時全港公立醫院曾有一千五百多名病人候診,承認今波疫情中,患者數量較原先預計提供的病牀為多,令各所醫院「完全頂不住」。鍾健禮指,三月初將七所醫院轉為定點醫院是「拼命一博」的決定,幸好效果理想,等候從急症室送院回落至上星期二的一百五十二人,基本上做到「牀等人」。不過當局承認,若再出現新爆發,難以動用公立醫院更多病牀接收確診者,或需使用設於落馬洲的內地援港緊急醫院的約一千張病牀。
第五波疫情超過一百萬人確診,令公立醫院承受巨大壓力,急症室更一度有過千人等候入院。醫管局其後因應情況推出分層分流治療策略,並在三月初設立伊利沙伯醫院在內的七所定點醫院,專門接收新冠病人的重症患者,作為第一層及第二層治療,較穩定的患者就安排於亞博館及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治療。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接受訪問時表示,本來打算預留公立醫院整體病牀約兩至三成收治新冠病人,國家衞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來港指導後,認為需將病牀比例加至五成,並設立指定醫院,合共提供一萬一千五百張病牀。他指,定點醫院實施後情況有改善,由二月下旬近二千人等候從急症室送院,回落至星期二的一百五十二人,現時基本上做到「牀等人」。
若再爆發 須動用落馬洲千牀

他指,實施指定醫院阻力不小,形容做法是「拼命一博」,其中伊利沙伯醫院轉院期間,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亦超出負荷,需要加快運送病人。鍾健禮指,現在回看轉為指定醫院有成效,感染控制上可以較少顧慮,只需要顧及醫護的保護,避免交叉感染。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莊慧敏表示,有不少監察病房需要接收新冠病人,需要在病格逗留,要關閉病房及進行接觸追蹤,無法再收新病人,轉為指定醫院後,可大大減少負擔,需聞氧患者的數目亦減少近一成。

鍾健禮指,隨着疫情數字緩和,會恢復部分暫停的正常服務,「定點醫院會慢慢轉返轉頭」。不過現時而言討論是太樂觀,每天的確診數字仍有一萬多宗,每天仍有百多宗長者新症。他表示,由於需預留病予其他病人,可供撥作新冠病牀的數目已經到頂,如再出現大量確診,難以再增加病牀。莊慧敏就指,有機會需要動用設於落馬洲的內地援港緊急醫院的約一千張病牀。
購入千部高流量鼻導管治療

另外,當局亦購入一千部高流量鼻導管治療,可以為患者提供濕度較高的氧氣,減少病情惡化的機率。醫管局亦表示,現時每天處方一千三百至四百劑口服藥,認為可以再提升使用量,呼籲剛確診的病人盡快到指定診所領藥。

公立醫院逼爆多時,不少求診病人苦候無門。被問及局方是否在今波疫情中應變不及。鍾健禮表示,二月中公立醫院的情況是水深火熱,各所醫院是「完全頂不住」,連運送長者至明愛醫院的救護車無法下車。他承認,疫情來得太快,確診的基數太大,需求較原先預算供新冠病人使用的三千多張牀位大,令政策需要多次作出調整,包括將亞博館改為接受較嚴重的病人,以及改裝普通病房。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