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二十四節氣與香港風俗文化

2022-03-21 00:00

舉世矚目的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月四日在北京開幕。按中國曆法,當天是壬寅年正月初四,又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表示春天正式開始。北京冬奧會的開幕,便以二十四節氣的倒數形式拉開了幔幕,向世界展示中國獨特的文化。 

中國以農立國,由二十四節氣組成的時間知識體系,有效地指導百姓農耕事宜,是立國之本。黃河流域的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已大量種植粟和黍,長江流域的先民,更早於一萬年前已開始種植水稻。根據考古發現,我們知道古人以觀測日出來確定季節,其觀測結果與二十四節氣有多處脗合。 

漢代太史公司馬遷曾說:「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幾千年來,二十四節氣一直支配着中國百姓的作息和生活,在全國各地更形成不同的風俗。正因如此,由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在一六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一項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十四節氣文化也一直在香港傳承和實踐。現存香港新界的大小宗族,仍然保留春秋二祭的傳統,每年二十四節氣到了春分和秋分左右,族人便會在祠堂舉行傳統的春祭和秋祭,祭祀後分豬肉或燒肉;到了清明或重陽前後,又會齊集到太公祖墳前拜祭,祭祖後好些宗族還會把三牲祭品就地生火煮成盆菜,族人圍在太公墳前共享,稱為「食山頭」;也有部分宗族把傳統的秋分秋祭,改以重陽祭祖為秋祭,別具地方特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框架下,香港特區政府於一七年,把「宗族春秋二祭」和「食盆」兩項宗族傳統活動,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春分之前的節氣是驚蟄,代表春雷頻生,驚醒了蟄居動物的冬眠,大地生機煥發,蛇蟲鼠蟻開始活動。香港的驚蟄融合了祭白虎和打小人的習俗,已於一四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了。 

春分之後的節氣是清明,香港各處墳場都擠滿拜祭先人的孝子賢孫。清明節習俗,也是香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由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衍生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深深地影響着每個中國人,香港人也不例外。 
 

由團結香港基金牽頭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現正全面投入編修《香港志》,全書六十四卷,其中的《民俗卷》會有一章專門記述香港的傳統節日。香港傳承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風俗和文化,及其衍生的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將會收入《民俗卷》之中。 
鄒興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副教授
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