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ESG評級分歧大 如何對症下藥?

2022-03-07 00:00

財政司司長在最新一份《預算案》中,提出多項推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的措施,又預告會再度發行零售綠債,讓市民直接投資具環境效益的綠色項目。由政府親身提供投資機會,無疑有助推廣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不過要提升市民對這類產品的信心,市場上還需要有可靠的方式,評估其他投資項目在推動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表現。依賴評級機構為企業在環保、社會及管治(ESG)方面的表現評分,是方法之一。

但現時評級機構對企業的ESG評分結果不一,普遍有重大分歧,令投資者無所適從。要處理這問題,需探究差異出現的原因。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Florian Berg和Roberto Rigobon,以及蘇黎世大學的Julian Klbel聯手進行的研究(下稱「差異研究」),為此作了深入討論。
三類分歧導致評分差異

他們就六家廣受認可的ESG評級機構(KLD、Sustainalytics、Moody’s ESG、Refinitiv、MSCI和S&P Global)的ESG評分進行分析,最終將各機構之間評分出現的分歧分為三類,分別為範疇(Scope)、量度(Measurement)和權重(Weights)分歧。

其中,範疇分歧是指各機構用作量度ESG表現的範疇各有不同,例如某些會量度企業的碳排放和勞工措施,其他則沒有。差異研究發現,這六大機構的評級分歧,有三成八是源自範疇分歧。

至於權重分歧,則是評級機構對各ESG範疇的重視程度不一,例如KLD認為最重要的三個範疇,分別是氣候風險管理、產品安全性和僱員報酬,所以放大了這三個範疇的評分。差異研究發現,各機構的評級分歧中,有百分之六是源自權重分歧。

比起量度範疇和權重的分歧,量度方法造成差異的更大。差異研究發現,各機構的評級分歧中,有五成六是源自量度分歧,即是各機構採用了不同的指標,量度相同範疇的表現,例如同樣是評估勞工待遇,有評級機構會量度員工流失數字,有的則會計算僱員向僱主興訟的數目。
評估含主觀因素  偏見造成誤判

差異研究又發現,量度分歧有部分是來自評級者的偏見,其中一類是光環效應(halo effect),即是當某企業在某個範疇的表現取得高分時,同一評級機構對該企業在其他範疇的表現,也傾向予以肯定。以上發現帶出了一個問題,就是ESG評分總不免涉及評級者的主觀判斷,導致分歧。

各種原因造成的量度分歧,可導致極大的差異,其中Sustainalytics和Moody’s ESG對企業在游說工作方面的評分,以及Sustainalytics和Refinitiv對企業在原住民權益方面的評分,分歧甚至大得出現相反的結論。
監管者、評級者、企業有事可為

要完全消除分歧,不太可能,但某些差異卻可透過統一標準收窄。正如智經早前介紹,現時各地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對企業披露ESG表現的方式,仍抱持不同標準,導致各企業所披露的資訊難以互相比較。有鑑於此,負責制訂企業報告國際準則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已着手擬訂全球通用的企業永續披露準則(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s),讓企業日後可提供全面資訊予全球金融市場。差異研究認為除此以外,監管機構還可協助ESG評級機構以統一方式,為計算評級的指標分類,以便投資者作對比,並促進評級機構之間的競爭。

差異研究又建議評級機構清楚交代各量度範疇的定義、加權的準則,以及量度的方法,並找出評級者形成偏見的原因;而被評分的企業,則應與評級機構合作建立量度ESG表現的合適方法,並確保它們披露的資訊便於公眾獲取。
投資者有責  宜做足功課

至於投資者,當然要多做功課,不能過於依賴評級機構的評分。差異研究建議,投資者可從多家評級機構,取得各項量度指標的數據,再根據個人需要分類和加權,以作評估。至於不同量度方法造成的分歧,較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將各評級機構的分類指標加總,再取其平均,這雖然不能消除評級偏見的影響,卻有助減少不同量度方法造成的差異。

歸根結柢,縱有合適的監管、評級機構的精準分析,以及企業的開誠布公,投資者也需為自己負責,方可找到合心意的投資產品,並減少集資者以可持續之名,行持續「漂白」、「漂綠」之實。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