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ESG投資冒起 但有可靠的評級標準嗎?
2022-02-28 00:00政府首次發行的綠色零售債券,在嚴峻疫情下煞停認購,雖然重新發售的日期未定,但其與通脹掛鈎、保證至少兩厘的息率,預料不難獲得市民青睞。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也預告,下一財政年度將繼續發行零售綠債,金額不少於一百億元。問題是,市民如何知道自己的投資,真的有利環保?
投資綠債是否就等同為環保出力,坊間向有爭議。雖然政府是次發行零售綠債,已表明會每年就資金的分配情況和綠色項目的預期環境效益,提供資訊。但政府若要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除了親自推出讓人放心投資的產品,也需要提升投資者對其他市場產品的信心。
關乎回報與風險 投資兼顧ESG因素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近年大行其道,許多投資者尋找投資項目時,都會關心項目在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表現,甚或參考ESG評級機構的評分,協助他們作出決定。只是坊間評級機構眾多,它們對同一企業的評分,又可以有頗大差距。這不止影響投資者判斷,也不利可持續金融發展。
可持續投資的關鍵,是投資時考慮與可持續概念相關的非財務因素,而ESG投資,則是指在評估一家公司或一個投資項目時,需要同時考慮重要的財務和ESG因素。畢竟投資回報和風險,與非財務因素也有密切關係,例如氣候變化造成的惡劣天氣,會影響資源供應、產能、供應鏈,導致營運和維修成本上漲,不利資產價值和投資回報。
近年,ESG投資已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在二一年,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已經有三千八百二十六名簽署成員,包括負責管理香港外匯基金投資的金融管理局——承諾將ESG因素融入他們的投資決定。這些成員管理的資產,價值達一百二十一點三萬億美元,規模之大,足以影響每一個投資者。
分析考工夫 評級機構應運生
要了解投資項目的ESG表現,企業的信息披露是重要一環。香港政府近年致力發展可持續金融,其中一項工作,正是推動企業披露ESG資訊。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共同領導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已宣布在二五年或之前,在相關行業強制實施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而該等披露須符合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香港交易所去年亦刊發指引,協助發行人按TCFD的建議,匯報氣候信息。
不過,相對已經有一致標準的財務報告,ESG表現的披露準則,現在仍處於發展初期,各地監管機構的要求亦各異,部分更讓董事局可決定是否披露和披露甚麼內容,令投資者難以取得可比較的資訊。
以上問題,正好為ESG評級創造市場空間。事實上,由於依照ESG評級投資的互惠基金能夠吸引大量資金,已有愈來愈多投資者依賴評級機構,為企業的ESG表現進行評估。
然而,ESG評級也有標準不一的問題。因為ESG表現的好壞,並無十分清晰的定義,相當視乎評級機構的詮釋,加上各地對企業的ESG信息披露有不同要求,使評級機構在搜集資訊和報告準則上,都需要各師各法。
研究:評級機構評分有重大分歧
企業披露ESG信息的準則不一,評級機構的評估方式又各異,評分出現差距,是意料中事,關鍵是這些差距是否大得不能接受。為此,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Florian Berg和Roberto Rigobon,以及和蘇黎世大學的Julian Kölbel,曾進行相關研究。
他們就六家廣受認可的ESG評級機構(KLD、Sustainalytics、Moody's ESG、Refinitiv、MSCI和S&P Global)的ESG評分進行分析,發現各機構的ESG評分,平均的相關性為零點五四(愈接近一代表愈一致),反映有重大分歧。以分項計算,評級機構之間對管治的評價分歧最大,平均相關性只有零點二,其次為社會(零點三)和環境(零點五三)。
缺可靠及可比資訊不利發展
評分的明顯差距,可衍生多個問題,包括令外界難以評估企業、基金和投資組合的ESG表現,窒礙市場為企業的ESG表現定價;企業會因此缺乏動力為ESG作出投資,也難以將管理人員的薪金與企業的ESG表現掛鈎;研究人員自然亦無法藉評級機構的評分,作出可靠的研究。
由此可見,具公信力的參考工具,是發展可持續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環。要對症下藥,便要了解各評級機構的評分機制,是如何導致彼此的差距。智經將另文再談。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