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活疫苗第四針 研究:效果轉弱

2022-02-25 00:00

內地仍有零星疫情。四川成都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內地仍有零星疫情。四川成都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疫苗第三針(即加強針)的必要性被中外多項研究肯定,但第四針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最新研究發現,第四針新冠滅活疫苗的保護效果呈現「飽和」,與第三針相比並沒有顯著提升。這說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不能被疫苗無限提升,反覆接種同種疫苗的效果可能愈來愈弱。國家衞健委上月十九日已開始部署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即所謂「溝針」。
國家衞健委通報,內地前日(二十三日)新增本土病例八十五宗,其中四十宗在內蒙古,廣東則有八宗,均在深圳市。上海市衞健委昨天公布,新增二十四宗境外輸入確診個案,其中二十二人從香港入境。當中八人周一乘坐同一航班抵達上海,全部是內地人,此前在香港讀書、探親或旅行。

中大附屬醫院有關研究二十一日在醫學預印本平台MedRxiv發布。研究選取了三十八位接種第三針六個月後,自願選擇接種第四針的醫護人員,接種的是國藥中生研發的滅活疫苗BBIBP-CorV。
第四針出現反效果

此前海內外多項研究指出,第三針新冠疫苗激起的免疫反應比前兩針更高。但研究人員比較接種第三針及第四針後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峰值,發現第四針對omicron的保護力峰值與第三針差不多,對原始株則比第三針高二點八倍。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接種第三針和第四針後的GMT峰值呈現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接種第三針後的效果更好的人,再接種第四針的效果反而更差。

為了探討上述發現的原因,研究人員測算了志願者體內不同種類抗體的滴度水平。新冠滅活疫苗中包含病毒的包膜E蛋白、棘突S蛋白和核衣殼N蛋白。S蛋白包括S1和S2蛋白亞基,而S1亞基上的受體結合域(RBD),是病毒與人體細胞表面結合的關鍵部位。

研究發現,對比三針和四針疫苗接種後的峰值,RBD抗體滴度沒有提升,反而有超過一半的志願者下降了,能夠被第四針提升的主要是N蛋白抗體。但是,RBD抗體的作用無法被其他抗體所彌補。

研究人員指出,這說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不能被疫苗無限提升,反覆接種同種疫苗的效果可能愈來越愈。研究人員建議應當開發包含多種抗原表位的疫苗。

去年十月起,內地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打第三針),截至本月十五日,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中四成的人完成加強,總人數約五點零二億。本月十九日,國家衞健委宣布開始部署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即所謂「溝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