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表情包商機無限

2022-02-22 00:00

二○二○年十月一日,表情包「小劉鴨」在天津舉辦「告別無趣 來快活鴨」主題開箱展。
二○二○年十月一日,表情包「小劉鴨」在天津舉辦「告別無趣 來快活鴨」主題開箱展。

(星島日報報道)二○二二年春節,內地網友通過網絡社交軟件互道吉祥,表情包成為人們在綫「拜年」的一道風景。作為一種網絡社交語言,表情包的意義早已超越文字,它以圖形化、視覺化、符號化的表現形式,在現代人的社交溝通中變得愈來愈重要。數據顯示,全球每天有二十億人要發送六十億個表情包。在如此龐大的用戶基礎上,表情包已成為一種「生意」,蘊藏無限商機,獲得資本青睞。
在內地,常用的網絡社交軟件如騰訊QQ、微博、微信等,都是表情包被密集使用的平台。人們傾向於簡單直接地通過表情圖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表情圖從原創動漫到真人真物、從呆萌搞怪到「中老年」表情圖,生動、可愛的表情形象備受內地網友喜愛,在年輕人的社交圈裏甚至火到「霸屏」。
「隔着熒幕能感受情緒」

內地網友Helen對記者說,無論是「社牛」(指很會社交溝通的人)還是「社恐」(恐懼社交的人的簡稱),都可以成為網絡上的表情包大戶,通過一張張圖片生動地表達自己。Helen認為,「人們通常在『玩梗(玩笑點)』、調侃、驚訝的時候發送表情圖,希望對方看到後,隔着熒幕也能感受到發送者的心緒。」

網友「小六」表示,在文字不太好表達的意境和場景中,表情圖可以幫助溝通。「小六」告訴記者,「大學期間會羞於找父母要生活費,那時我常發一個表情圖給父母,他們能立即明白我的意圖。表情圖可以修飾語言,用誇張的圖片形象,化解一些尷尬的氣氛,這是文字無法達到的效果。」

不過,「表情圖能夠代替文字,但不能完全替代文字。」「小六」認為,這種被圖片和一些短語封裝好的表達工具,用起來直觀方便。它跨越了語言,但在情感表達中,缺少了文字的韻味和力量。
社交語言變得生活化

儘管如此,正確理解並使用表情包已然成為內地無論老少熟練掌握的技能,而且不同年齡層在使用表情包的態度上有明顯的不同。年輕人愛用呆萌搞怪、語言犀利的表情,中年人喜歡社交軟件自帶的emoji表情圖,顯得成熟穩重,老年人常備色彩明麗、言辭雅致的「中老年」表情包。雖然各有側重,總的說來,表情包讓社交語言更加生活化。

網友「搖滾樂的詩」說,這種差別看似與年齡有關,但實質上是人們對網絡潮流的關注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如果大家對某個『網絡梗』有共同的認知,表情圖的溝通就會更加高效。事實上,內地許多中老年人正在網絡上5G『衝浪』,他們熟悉新潮的『網絡梗』,用起表情包來和年輕人沒兩樣。」

隨着與時俱進的網絡潮流「後浪推前浪」,表情包的內容高速更迭。其極強的表現力,雖弱化了人們的語言能力,卻有效幫助網友們拉近心理距離。無論未來如何發展,表情包為資訊傳遞增添了生動的視覺批註,它就像一種網絡「快消品」,雖有缺陷,卻仍將受到廣泛青睞。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