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冠軍之鄉」七台河迎轉機

2022-02-17 00:00

黑龍江七台河有「冬奧冠軍之鄉」美稱。
黑龍江七台河有「冬奧冠軍之鄉」美稱。

(星島日報報道)「大多數運動員的父輩、祖輩都是礦工,他們深受祖輩能吃苦、能拼搏、無私奉獻的礦工精神的影響!」「冬奧冠軍之鄉」七台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副校長趙小兵說。中國十六塊北京冬奧會金牌中,七台河貢獻了七塊,這個位於中國東北人口不足七十萬的邊陲「煤城」爆紅。有分析認為,煤炭資源枯竭的七台河,或因冰雪資源豐富迎轉型機遇。
在二月五日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兩千米混合團體接力賽中,范可新與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張雨婷獲得本屆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枚金牌。先後走出了張傑、楊揚、王濛、范可新等十位短道速滑冬奧冠軍和世界冠軍,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的運動員們,在不同時期共十六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世界級比賽金牌一百七十七塊。
礦工後裔刻苦拼搏

「短道速滑是一種傳承,我們都是七台河人,我希望以後有更多七台河的孩子,能接上我的這一棒。」在奪得首金的賽後媒體見面會上,范可新這樣說。 

「現在你去倭肯河(七台河的『母親河』),就知道為啥七台河出冠軍了,河面上全是滑冰的。」有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說。

距離中俄邊境二百公里,每年有四個月氣溫在攝氏零下二十度,七台河的氣候條件適合開展各種冰上運動。當地有眾多露天冰場免費開放,每一塊都是滑冰愛好者自發澆制和維護保養。從四五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會馳騁於冰雪之上。

七台河人對於滑冰的熱愛,是當地冰雪運動發展的堅實基礎,當地的「平民體育模式」引發美國《紐約時報》關注。七台河的許多頂級滑冰選手都來自藍領和農村家庭。《紐約時報》引述七台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副校長趙小兵受訪稱,七台河大多數運動員的父輩、祖輩都是礦工,他們深受祖輩能吃苦、能拼搏、無私奉獻的礦工精神的影響,「當孩子們成為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當中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這種精神對他是有幫助的」。
轉型冰雪體育文化旅遊

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愈來愈多的民眾開始嘗試冰雪運動。北京《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指,這對冰雪資源豐富的七台河來說,自然是難得的轉型機遇。七台河可開採煤炭資源明顯減少,二○○九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二批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打造冰雪體育文化、旅遊及經貿開發為一體的產業,是七台河擺脫困境轉型的選擇之一。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到二○二五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亦預計,二○二一至二二年冰雪季冰雪旅遊收入有望達到三千二百三十三億元。這份報告尤其看好東北、京津冀、新疆三個區域的冰雪旅遊潛力。

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副研究員韓元軍認為,消費升級給予了冰雪資源一流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戰略契機。但當前冰雪資源豐富地區,還面臨「一流資源,二流管理,三流服務」的客觀現實。有分析指,如果七台河能夠把握冰雪經濟帶來的巨大商機,制定符合地方稟賦特點的冰雪經濟發展戰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擦亮「冠軍之鄉」品牌,或能探索出冰雪經濟特色發展之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