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與「內在小孩」對話 調節抗疫情緒

2022-02-13 00:00

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給世界各地帶來了重重一擊,香港也不能倖免,曾經緩和了一段時間的疫情,又再一次打亂了香港人的生活,不但學生又停止面授課,公務員也要在家工作。政府為了追趕病毒變種的速度,從不間斷的檢測、安排隔離、收緊社交距離、宣傳打第三支疫苗……大家的心理狀態又再次顯得愁緒與不安。

不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前被圍封五至七天,傳媒報道了不少在大廈被圍封住客的心理狀況:有人形容像坐牢,失去自由;有些和家人在家裏像困獸鬥,衝突頻生,但無處可避;有照顧小朋友的家長感到極疲累,因沒有地方讓家裏的小孩子消耗精力;有獨居老人,孤獨無援獨處屋內;有人懼怕自己染疫,感到焦慮;有人感到被親朋嫌棄;有人在被圍封時被解僱,感到無奈;有人因情緒困擾而走到天台危站……除了被圍封,近日多幢大廈的居民也須在年初一至三要進行強檢、有部分人須在隔離營度過新春。二月中旬起,未打疫苗的人將會受到更多的限制,不少老人家嗟歎不能到酒樓飲茶了,也不能到街市和商場。可預見,香港人的生活將會大大受到影響。
內心被圍解孤單不安

根據二○二○年,一項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與瑞士巴塞爾大學進行的疫情封鎖對精神健康影響調查,共訪問了七十八個國家或地區近一萬名人士,研究結果顯示,在社區封鎖下,平均約一成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處於低水平,他們承受壓力、經歷負面情緒、出現抑鬱行為及對社會產生悲觀看法。不少調查及心理專家亦提出COVID-19大流行對心理健康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因喪親、染疫的恐懼、社交隔離、失業及對健康的焦慮等,而引發的壓力、酗酒、賭博、吸毒、失眠、自殺、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增加,這些皆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香港人在社區封鎖下的精神健康狀況亦不可忽視。

曾看到一張疫情新聞照片,是一對小姊弟在被圍封大廈的單位內的第一天,他倆站在窗邊向着記者揮手及微笑,我在想,當圍封到第五天時,不知他們的笑容仍在嗎?看着這張照片及新聞報道,我發現當成人長期無視「內在小孩」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好像這些「被圍封」久了的人般,感到孤單、空虛、不開心、不安、筋疲力盡和憤怒。

每個人內心都活着一個「內在小孩」(Inner Child),「內在小孩」這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所討論,以Child Within指出這個兒童原型,他研究自己內在住着一個小孩般的情感後提出。他認為「內在小孩」是從潛意識的深處產生的,而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與決定,都是受到內心世界的影響。「內在小孩」是由我們的記憶和情感構成的,包括曾經歷過所有好與壞的經驗,這都會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在心理輔導中,「內在小孩」治療是一種治療童年成長創傷的方法,目的是幫助人更自愛和提升自我價值。在我的心理輔導經驗中,以下的求助者是很適合使用「內在小孩」治療法,例如童年曾被身體虐待、成年後長期出現不同的身體疼痛及情緒症狀,如自信心不足、自我厭棄、覺得不值得被愛、容易愧疚、自我否定、感到內心有一些未處理的問題,但又不能具體說出是甚麼,總是找不到根治方法,我會運用「內在小孩」的對話技巧,延伸教導求助者用關心內心真正想法來解決。

面對持續多變的疫情,我們都會容易產生不同的負面情緒,為了能更有力去面對這困境,我們可以透過擁抱「內在小孩」,與「內在小孩」對話,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需要,了解自己當刻的真正想法,安撫並回應自己的內心,以能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精神健康,與「內在小孩」對話是一種愛自己,善待自己的方法。你有多久沒好好傾聽和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你可想像,當你的「內在小孩」被封鎖在心裏七天、七星期、七個月,甚或更長時間的話,他會有甚麼情況出現?當你無視「內心的小孩」時,你內心的感受被忽略了,未能被發現,便會像「被圍封」的人,他們的身體和心底被封了,沒有發泄情緒的出口,結果不難想像。
更自愛提升自我價值

以下是我參考Capacchione,Lucia在《Recovery of Your Inner Child︰ The Highly Acclaimed Method for Liberating Your Inner Self》一書中提出的方法,協助無數人擁抱「內在小孩」。首先,你要在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預備兩張白紙,一盒木顏色。開始時先合上眼睛,做一些放鬆練習,讓身心放鬆,然後想像一個小時候的你,再想像一個小孩會感到安全舒服的地方,就把小孩放在那裏。花些時間看看這畫面,然後用你「不常用手」把這畫面連同小孩繪畫在白紙上。接着用另一張白紙,左右手各執一支筆,與「內在小孩」進行首次對話。你的「常用手」代表現在的你,「不常用手」代表你的「內在小孩」。先用「常用手」向「內在小孩」寫出問題,「內在小孩」便用「不常用手」回應。你可先介紹自己,並邀請小孩跟你傾談。當小孩願意時,便問小孩的名字、歲數,緊接着用「不常用手」寫出小孩的回應,然後可順序再問小孩喜歡玩甚麼?在這個年紀的他有甚麼感覺?問他需要甚麼?可以為他做甚麼?最後告訴他你將快離開,問他可有甚麼好重要的說話要對你說,完結時,記着要多謝小孩和你對話,並告訴小孩你會再找他傾談的。

「內在小孩」往往是較敏感的,所以他很需要你用同理心和他傾談,你需要以真誠的態度、無條件的接納及積極聆聽與他相處,這樣他才能安心呈現自己。在他的回應中,特別留意他的需要和情緒,嘗試回應「內在小孩」的需要並安撫他的情緒。他對你說的每句說話都有意思,正正是你當刻最心底裏的真心想法,值得你去細思。下次,當你感到不在狀態、不知自己內心正發生甚麼事、心煩意亂、矛盾糾結或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時,正是你需要與「內在小孩」對話的時候,祝福大家在疫情困擾下也能善待自己的「內在小孩」,滿有正能量的面對困境。

鍾志源博士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副會長、英國特許心理學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