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鬆綁利好內房回穩

2022-02-12 00:00

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傳已出台,內房賣樓資金使用方面將更加靈活。
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傳已出台,內房賣樓資金使用方面將更加靈活。

(星島日報報道)內房政策再現邊際鬆綁,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傳已出台,內房賣樓資金使用方面將更加靈活,對進一步釋放內房流動性或有提振作用,目前辦法暫未正式在內地落實。不過,內房企始終對買地態度審慎,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上月結束的全國土地拍賣中,民營內房僅購買22%的住宅用地,僅為去年初首輪土地拍賣的一半;但與此同時,內地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投放規模正在擴大。
交銀國際董事(房地產研究)謝騏聰表示,「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的出台對內房樓市有好大幫助。」他直言,在未有全國統一標準前,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超額鎖定預售款監管資金的現象,在確保項目竣工所需資金額度的基礎上,再額外徵收1至2倍,令不少民營內房完成銷售後現金流仍然不足。在建樓成本相同的前提下,三四城市樓價低,當地房企回款相對較少,若遭到超額鎖定預售款,房企負擔十分沉重。
明確「上下限」數字是關鍵

他續指,對於該全國統一的監管額度而言,明確的「上下限」數字是關鍵。以上限為例,在徵收項目竣工所需資金基礎上,加收一半或以內均屬正常,他說:「已經幫到好多房企。」

市場憧憬內地樓市政策有望鬆綁,內房股連日造好。富力(2777)抽高7.27%,收4.13元;合景泰富(1813)揚6.55%;金茂(817)漲5.33%。大型房企中,中海外(688)升2.05%;潤地(1109)升2.4%;萬科(2202)揚4.88%。(詳見另表)

但有內媒援引多名內房高管及一投融資從業者的謹慎觀點稱,首先是目前地方和企業層面尚未接到正式通知或看到正式文件出台;其次,即使消息屬實,房地產從業者普遍認為對行業利好有限。其中一名業內人士指,「對信用已經崩潰的那部分房企不會產生實質正面影響」。
去年土地出讓收入降7%

另外,中指研究院稱,「三條紅」實施後,內地300個城市中,去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下降7%,達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扭轉2020年增長18%的局面。

儘管如此,有內媒報道,由金融管理部門及多家銀行了解到,今年1月中國房地產貸款投放迎來「開門紅」,料1月房地產貸款新增約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第4季度月均多增約3000億元,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多增約20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多增約1,000億元。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行為持續改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