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低碳燃料商 獲微軟蜆殼垂青

2022-02-11 00:00

民航機碳排放量龐大,急需低碳航空燃料。
民航機碳排放量龐大,急需低碳航空燃料。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民航機的碳排放佔整體運輸相關碳排放約11%,但航空業被認為是最難減排的行業之一,皆因2019年可再生航空燃料僅佔當前全球航空燃料不足0.1%,政府與業界投資者紛紛致力提高低碳航空燃料產能。提出低碳版乙醇(ethanol)飛機燃料方案的芝加哥初創公司LanzaJet,馬上獲得微軟和英荷能源巨擘蜆殼(Shell)的投資。

近10年愈趨積極減排潮流中,能替代石油基礎飛機燃料的再生能源方案,例如是電動飛機或氫能,進展緩慢,一直令業界感到苦惱。在2020年才成立的LanzaJet,提出從廢棄食用油生產低碳版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可混合目前的飛機燃料使用的方案,意味毋須大費周章調整飛機能源結構和能源系統,馬上引起能源業界、政府機關和投資者的興趣。
毋須改動飛機能源結構

LanzaJet雖然尚未產生任何收入,卻不愁發動資金,該公司初期已得到Shell、其他小撮能源公司和航空公司的投資,近期亦獲得微軟投入5000萬美元的資金;美國能源部更投資1400萬美元於LanzaJet的子公司,於佐治亞洲首家廠房,預期在2023年前投產數以千萬加侖計的可持續飛機燃料及再生柴油。

據美國政府數據,非軍用航機佔美國運輸相關碳排放11%,國際潔淨運輸理事會(ICCT)的航空總監拉瑟福德(Dan Rutherford)指出,這部分的碳排放幾乎全部來自飛機燃料。比方說,美國民用航機據報在2020年排放約1549萬立方公噸的二氧化碳,其中1539萬立方公噸來自飛機燃料。

航空業現有的數個減碳排放研究方案可說並不完美。其中,電動飛機的開發和生產尚處於早期階段,且目前的電池技術有其限制,電池本身有一定的重量,用於航機上是問題。再來是氫能飛機的研發,但目前為止生產潔淨氫能的成本高昂,且不適用於現有航機的引擎,換句話說就是開發全新的氫能動力飛機,估計在2035年前都無法投產。
善用廢棄食用油生產

由於民航機的一般壽命達20到30年,而設計新民航機需時約10年,民航業界亟需能兼容於現有航機燃料的潔淨能源。再者全球各地都有航空需求,能達至減排的方案必須適用於各地。正因為如此,經認證適用於現有民航機的SAF能源成為唯一的選擇,LanzaJet開發的SAF能夠與一般飛機燃料對半混合使用。

LanzaJet的行政總裁薩馬齊斯(Jimmy Samartzis)形容,SAF可能是未來長達二十多年的最佳減碳能源方案。LanzaJet的技術能應用於從植物原料生產出來的任何乙醇,但並非所有乙醇的碳足都是一樣的。

據美國能源部旗下替代燃料數據中心的數據,美國本土高達94%的乙醇是從栗米提煉,ICCT的分析顯示,若計入從栗米生產乙醇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栗米乙醇製成的飛機燃料碳排放量,其實與一般飛機燃料相若。

薩馬齊斯指出,美國國家環保局(EPA)一項分析估計,從現時栗米乙醇所生產的SAF,其碳密度(carbon intensity)僅比石油飛機燃料低15%,但ICCT的航空總監拉瑟福對研發前景抱樂觀看法。EPA同時制定出生產栗米乙醇的行動步驟,稱若能在每項過程都實行新潔淨技術,可能生產出較傳統飛機燃料碳密度低很多的栗米乙醇。

LanzaJet就承諾使用最低碳排放的乙醇,該公司在佐治亞洲索珀頓市(Soperton)的工廠,將會使用低碳密度的甘蔗、栗米粒和栗米稈等殘留農作物、生物氣體,以及工業過程產生的廢氣等生產乙醇。其中處理生物氣體和工業廢氣的技術由其姊妹公司LanzaTech開發,通過類似釀製啤酒的細菌發酵過程,將污染物轉化為燃料和化學品。
微軟斥78億投資減碳技術

LanzaTech所開發的PNNL專利催化劑,結合獨特的微通道反應器,將乙醇轉化為具有多種商業用途的有用化學品,包括飛機燃料,新技術通過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碳原料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加速了LanzaJet開發和量產乙醇飛機燃料的步伐。

對於初期投資該公司的Shell而言,LanzaJet的技術可望協助其達至在2025年前生產200萬噸SAF的目標;據其發言人表示,為達目標,Shell未來將會發出有關技術的從屬許可(sublicense)。

至於通過氣候創新基金向LanzaJet投資5000萬美元的微軟,計入這筆投資,微軟過去4年投資了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在本身及旗下供應商的減碳足技術開發之上。微軟將會獲得由LanzaJet生產的再生柴油,作為其數據中心發電機的後備能源。

LanzaJet除卻主力生產低碳飛機燃料和再生柴油外,眼前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壓低SAF產品的成本和價格。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