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2022再出發(2):外商如何評價香港三大營商優勢?

2022-01-10 00:00

因應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香港全面收緊全球入境限制和檢疫安排。由於本來的措施,已使小部分外資駐港企業將業務轉移出香港,現在措施進一步收緊,難免教人擔心外資會大舉撤港,令本港經濟受損。

當然,外資是否選擇在一個地方營商,不會只看當地的防疫措施。香港在擬訂策略,鞏固香港的國際商貿中心地位時,也要了解外資在其他方面如何評價本港的營商環境。這方面,政府統計處自二○○○年起每年發表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值得參考。
最重要駐港營商因素  三甲十年不變

上述報告搜集外資駐港公司的數據,還徵詢這些公司對選定香港設立分支的意見,包括要求他們就多項營商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並評價在各因素對香港的有利程度。

智經翻查二○一二至二○二一年上述調查報告的數據,發現中外企業依序最重視「簡易稅制和低稅率」、「資訊的自由流通性」,以及「廉潔的政府」,在十年間排名從未受撼動。這三項因素亦是本港向來引以為傲的營商優勢。可惜的是外商對三者的評價,近年略顯失色,去年認為三者有利香港的比率,均創十年新低。這到底是由於外資短期觀感變差,還是香港出現長遠結構性問題所致,值得深入探討。以下將分別就三者作出討論。

一:全球打擊跨境避稅 簡單低稅制競爭力現隱憂

香港所奉行的簡單稅制和低稅率,是長久以來吸引外資最強而有力的「武器」。本港只設三項直接稅,企業的兩級利得稅率為百分之八點二五和百分之十六點五,遠較全球逾一百八十個稅務管轄區法定企業稅率平均百分之二十三點五四的低,甚具競爭力。

過去十年本港稅制和稅率並無太大變化,在二○一九年前認為「簡易稅制和低稅率」對香港有利的外資企業比率,大部分時間維持於七成,其後卻由二○一九年的七成一急跌至去年的六成三。

急跌情況或是外資的一時觀感,但在全球打擊跨境避稅的浪潮下,香港在這方面亦非全無隱憂。為了打擊跨國企業跨境轉移利潤避稅,全球一百三十六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去年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一成五的協議,並將於二○二三年生效。此等措施固然會削弱本港在稅制方面的競爭力,惟全球各地的稅制將愈趨複雜,本港只要保持稅制簡單明確,相信仍有一定的競爭力。

二:資訊自由流通助企業決策 規管傳媒、網上言論力度料成關鍵

資訊自由流通可助企業作出明智的決策和反應,這項因素在過去十年均被外商評為選定營商地點最重要因素的次名。雖然認為此因素對港有利的比率,二○一二年起連續八年維持在六成以上,惟過去兩年情況有變,去年僅錄四成八,較二○一九年大挫十五個百分點。

企業最直接感受本港資訊自由流通程度有變的事例,莫過於自二○一九年起政府收緊多項公眾查冊安排,包括自去年中限制公眾查閱公司董事的身分證和居住地址的資料。智經支持上述加強保障個人私隱的改動,但當中部分安排,曾遭商會、傳媒、學者批評,指措施會令資訊透明度下降,不利本港的營商環境。

雖然政府官員已多番解釋收緊查冊的理據,並因應意見作調整,但坊間的擔憂似乎依然存在。如何挽回外商觀感,是香港維持國際商貿中心地位的挑戰。

三:廉潔政府創公平環境 公務員需「比白更白」

一個營商地點的公職人員持廉守正,才可創造公平營商環境,故「廉潔的政府」深受海外企業重視,在統計處的調查中,更長年獲選為最重要營商因素第三位。

香港廉潔水平之高,在國際上享負盛名。不過,外商對「廉潔的政府」的評價,近年卻急速下滑,二○二一年僅有四成二視之為對港有利的因素,較二○一九年大降十三個百分點,儼如發出警號。

奇怪的是,從國際指數評分與廉署工作數據,並未能得出港府廉潔程度倒退的結論。世界正義工程法治指數就港府廉潔狀況的評分,二○一九至二○二一年便穩定地維持在高水平。

各種數據的落差,或反映外商過於憂慮,但其對廉潔政府的信心轉弱,仍須正視。為鞏固外界信心,政府必須確保主要官員及公務員,在與商界往來時小心謹慎,做到「比白更白」,亦需加強誠實培訓及提倡廉潔風氣。

香港憑藉簡單低稅制、資訊自由流通、廉潔政府等三大營商優勢,吸引了不少跨國公司和外地企業落戶。惟看在外商眼裏,近年這三大本港引以為傲的優勢均有所失色,需致力作出改善。至於外資企業如何評價本港其他營商因素,政府又應如何進一步增強香港的競爭力,另文再談。(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