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外長撐立陶宛 華指搬石頭砸己腳

2022-01-07 00:00

美德外長在華盛頓會晤,力挺立陶宛。
美德外長在華盛頓會晤,力挺立陶宛。

(星島日報報道)歐洲小國立陶宛允許台灣以「台灣」為名設代表處,招致中國「制裁」。美國國務卿和德國外長前日發表聲明聲援立陶宛,強調各國有外交政策自主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公開聲援。立陶宛也與歐盟執委會對話,討論因應中國「貿易脅逼」。另一方面,台灣的外交部昨日宣布,設立一個兩億美元(約十五億六千萬港幣)的投資基金,優先投資立陶宛產業。中國外交部昨日回應,美方一再為立方製造「一中一台」的錯誤言行幫腔,最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台灣當局「金錢外交」也改變不了「台獨」勢力覆滅的大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五日和到訪華盛頓的新任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會晤。布林肯會後表示,立陶宛因擴大與台灣合作遭中國「霸凌」,「這不止攸關立陶宛,而是關係到世上各國都應要能在不受此類脅逼下,決定自身外交政策。」

貝爾伯克表示,德國新政府專注於共同中國政策及美歐緊密合作,認為這相當關鍵與重要。對德國來說,他們很清楚在重要全球問題與挑戰上,例如氣候變遷或疫情,要靠與中國合作才能解決;但同一時間,他們也必須堅定不移地捍自身價值。「身為歐洲人的我們,團結與立陶宛站在一起」。
產品無法在大陸通關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當天也與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通話,表達美國對立陶宛遭受中國「經濟脅逼」的支持。她稱兩人將定期聯繫,加強美國與歐盟以及美國與立陶宛的經濟關係,並持續解決「中國的經濟脅逼」問題。

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本月四日也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也談及中國對立陶宛施加的貿易限制。雙方同意,歐盟執委會和立陶宛官員將繼續協調行動,因應這些討論事項。

中方已經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有立陶宛公司和商界領袖上月投訴,他們的產品無法在中國大陸通關,包括林業和家具業產品都滯留在港口。兩萬多瓶產於立陶宛的深色朗姆酒被中國大陸拒收後,運輸的貨船漂流海上,台灣煙酒公司上月轉購入台以表支持。

台灣的外交部昨日證實,台灣將設立二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優先考量投資立陶宛產業。另有消息表示,立陶宛政府本月五日下令,基於「國安利益」考量,國營「立陶宛鐵路公司」不得與中國擁有的西班牙橋梁建造商簽署合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表示,立陶宛涉台問題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美方一再為立方製造「一中一台」的錯誤言行幫腔,試圖拼湊縱容「台獨」勢力的小圈子,進一步暴露美方以台制華的圖謀,只會破壞美國自身的國際形象,最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時也要正告台灣,「金錢外交」改變不了台獨勢力覆滅的大勢,攜洋謀「獨」只能是死路一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