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二○二二再出發(一):從香港中介角色的質變說起

2022-01-03 00:00

香港作為通向內地的門戶,同時與世界各地接軌,擁有簡易低稅制、自由貿易、健全法制等營商優勢,使香港成為外商發展業務的理想地。惟自從中美貿易戰爆發,香港的中介角色開始受到嚴峻挑戰。加上香港接連經歷社會動盪和全球新冠疫情,外資撤離的消息甚囂塵上。新一年,香港在國際商貿市場應如何自處?

外資企業以香港為基地,發展亞太區業務,帶來資金、嶄新科技、人才,不但有助擴闊本港經濟基礎、創造就業機會,並有助本港建立國際網絡。因此,外資企業落戶營商,對香港的長遠競爭力尤關重要。
中資大舉進場 美資漸撤走

面對外資撤港的傳言,政府去年曾引述最新年度統計調查結果作反駁,指二○二一年外資駐港公司達九千零四十九家創新高,反映本港營商環境依然優越。

以上數據來自統計處從二○○○年起每年進行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除搜集外資駐港公司的數據,調查亦要求這些公司,就其選擇在港設立分部的營商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並評價各項因素對香港的有利程度。為進一步了解香港的優勢和弱點,以探討吸引外資可行策略,智經翻閱二○一二至二○二一年相關統計調查的數據作分析。

過往本港外資企業來源地主要為美國和日本,但榜首位置自二○一八年起被內地佔據,去年內地駐港企業共有二○八○家,其次為日本(一千三百八十八家)和美國(一千二百六十七家)。

內地駐港企業縱多,當中絕大部分卻為重要性相對較低的當地辦事處。若以「含金量」最高的地區總部劃分,中資企業數量只佔第二位,次於美國。但此形勢或即將逆轉,因中資駐港地區總部數量接連創新高,由二○一二年的一百零六家,增長至二○二一年的二百五十二家,其複合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點一,即平均而言,十年內每年增長百分之十點一;相反,美資駐港地區總部卻不斷收縮,由三百三十三家減至二百五十四家,其複合年均增長率為負百分之二點九六。此消彼長下,中資的駐港地區總部數目,大有機會於本年超越美資。
區域商機表現漸見失色

以上變化反映了香港過去十年間在國際貿易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有所轉變,由外作為進軍內地市場的首選跳板,到同時協助內地企業開拓環球市場。前特首梁振英在二○一六年提出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一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為內地城市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在此背景下,二○一七年起中資駐港企業總數的升幅,連續四年維持在一成以上。

不過,香港不能自恃有中資企業填補市場缺口,可以安穩「躺贏」(「即使不作為也能贏」的意思)。因為智經分析十年數據發現,不論外資或中資企業,近年評價本港提供的區域商機時,更傾向抱持觀望態度。

看好「中國內地的商機」是不少海外企業來港營商的主要原因之一。惟外資認為此因素對港有利的比率十年間反覆向下,去年為四成七,較二○一二年低十三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統計處二○一九年在調查中新增「進入國際/區內市場」作為選定營商地點的因素之一,而認為此因素對港有利的企業比率,由二○一九年的五成三,跌至去年的四成四。

有說法認為,下跌現象可能出於區內其他營商地點對手,包括內地商業城市及新加坡,營商環境水平及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外資認為落戶其他地區去發展內地或亞洲業務,比選擇香港更有競爭力。

旗下擁有Supreme、Vans等知名服飾品牌的美國休閒集團威富,去年初推行亞太區業務轉型計畫,將旗下品牌營運中心及亞洲產品供應中心撤出香港,分別遷往上海及新加坡。可見本港「超級聯繫人」的地位並非牢不可破。
先天地理優勢突出 恢復通關可助挽跌勢

幸好,香港始終享有先天地理優勢,位於亞洲中心要衝,不但與區內多個高增長市場緊密往來,同時是進入中國內地的門戶,使香港在中外商務貿易、物流、資本流動等領域擔當重要角色。

多年來,外商認為「地理位置」對港有利的比率維持在六成以上,惟去年突下滑至五成三。此或受到本港長期嚴厲封關影響,使對外海陸空交通往來大減。本港與內地「通關」在望,隨着商務往來優先恢復,料有助挽回跌勢。

過去十年間,香港在國際商貿上所扮演的角色,漸漸轉變為雙向「超級聯繫人」。惟面對區內的激烈競爭,單單依靠先天地理優勢並不足夠,香港還需持續鞏固其他營商優勢,方可留住和吸引中外公司,選定香港作為營商基地。(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