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通脹升 超寬鬆時代將告終
2021-12-28 00:00(星島日報報道)2021年是復甦之年,全球經濟嘗試從疫情中復元,但病毒變種影響揮之不去,各國增長步伐飄忽,另一邊廂,通脹飆升勢令市民生活苦不堪言,逼使美國為首的全球「大放水」政策屆尾聲,預示超寬鬆時代告終,為來年開局增添幾分不安。分析指出,2022年美國結束無限量寬已定局,市場逐漸消化由通脹牽引的加息影響,預料步伐會較為緩和,港匯亦有望平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預計,在低基數下,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5.9%,較7月的預測有所下調,明年增長則料4.9%,主要由於供應鏈中斷及疫情影響未能改善。經合組織(OECD)亦將今年全球經濟反彈由5.7%微降至5.6%,明年增長則為4.5%。
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混亂局面變本加厲,引發原材料價格飛升,物價亦醞釀上行,今年至今大宗商品價格中,領先指標的木材上漲20.5%,原油則急升50.2%,個別產品如咖啡、大豆、粟米、小麥等亦累漲8%至71%不等,僅部分貴金屬如黃金累跌6%。美國最新通脹已飆升至逾40年來單月新高,達到6.8%,逼使各國政府調整寬鬆政策。
料明年三月完成退市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3月疫情大流行之時,連環大手劈息,減至「零息」的0至0.25厘區間,並啟動無限量寬(QE),向市場每月買債1200億美元,並引入「平均通脹目標」來容忍通脹高於2%亦毋須馬上收水。及至今年11月起正式開始收水,並在本月議息後的聲明刪去通脹屬「暫時性」的字眼,亦加快縮減買債規模,明年1月中起每月減少買債300億美元,料3月完成退市,將結束歷時兩年的QE政策。
聯儲局的點陣圖預示,明年底美國加息將達3次,較9月時的預測只加1次明顯加快。芝商所利率期貨數據顯示,明年加息3次仍是主流,最快3月就會開始加息,機率達到53.8%,而年底加息3次的機率雖然是最高的30.6%,但達到4次的預測亦有22.8%,而且次數較多的機率正不斷提升。事實上,其他西方國家立場已搶先由鴿轉鷹,英倫銀行日前突然宣布將利率由0.1厘調升至0.25厘,是首個加息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成員,其他如巴西、南韓、紐西蘭等多國亦早已加息。
展望明年,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指出,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過去多次向市場派定心丸,指結束買債不代表即時加息,為政策方針留有餘地,而明年各國關口可望繼續重開,紓緩供應鏈壓力,而且近月高通脹主因之一的低基數效應逐漸消退,都指向加息壓力未如市場所想的大。李若凡認為聯儲局期望管理做得不錯,令市場消化大部分憂慮,即使啟動加息也應不會發生2013年的「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引發股市震盪。
港匯來年有望平穩
對於香港影響,李若凡表示,由於金管局早前已因應美國縮表而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刺激本港銀行同業拆息上升,令港美息差不至擴闊很大,減少投資者套戥誘因,預計香港資金未必因應美國加息而流走,明年港匯估計會在7.77至7.82區域徘徊。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就指出,當每次踏入經濟復甦周期,美國政府均要從「放水刺激經濟」及「收水抑制通脹」中作出取捨,觀乎拜登政府民望較低迷,相信會在這兩難抉擇中取得平衡,包括控制通脹可取消數年前中美貿易戰的高關稅政策,以及改善疫情後令原油價格回落,未必只有大幅加息一條路。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