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71年鐘樓響 數碼聲效神還原

2021-12-10 00:00

■「百載鐘鳴」昨晚六時在尖沙嘴舉行。
■「百載鐘鳴」昨晚六時在尖沙嘴舉行。

(星島日報報道)「咚,咚,咚……」六響鐘聲穿越一個世紀,在尖沙嘴海旁及天星碼頭附近再次響起。百年前該處為九廣鐵路尖沙嘴火車站,人們依賴總站鐘樓的鐘聲報時;百年後鐘樓成為香港著名地標之一,惟已有七十一年沒有響鐘。適逢首鳴一百周年,加上疫情緩和下節日將至,康文署昨晚六時舉辦「百載鐘鳴」活動,在數百名市民的倒數聲下亮燈和鳴鐘六響;又預告每早八時至午夜十二時,每隔一小時鳴鐘一次,讓市民重拾集體回憶。

現為法定古的尖沙嘴鐘樓與火車總站在一九一五年建成,銅鐘於一九二一年三月正式使用。除日佔時期曾經停用外,銅鐘每日如常運作,但其後因四面鐘各自裝上馬達推動機件令鐘聲不一致,一九五〇年起停止運作。隨政府把火車總站遷往紅磡擴建,舊站在一九七五年停用,數年後大樓拆卸,只留下鐘樓。

康文署經理(香港文化中心)廣場及海濱管理甄尚賢透露,去年邀請古辦及專家研究重新報時的可行性。

不過由於鐘樓內部分樓層封閉,聲響不復當年,只能委託英國約翰泰勒鑄鐘廠尋找一樣的銅鐘,敲鐘錄製同款鐘聲,並透過數碼鐘聲系統與天文台網絡時間同步,還原當年聲效之餘,也解決時間誤差的問題。現時原有銅鐘被放置鐘樓底部。

多媒體展覽訴說鐵路故事

古辦署理館長(歷史建築)袁賜第指,鐘樓見證香港交通歷史里程碑,以往由香港乘船到歐洲要花六至八星期,火車站的落成則把時間縮至十四日。除了歷史意義,鐘樓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敲鐘時鐘聲會從四面窗透出。當時尖沙嘴人煙不算稠密,噪音少,故高四十四米、樓頂更裝有七米高避雷針的鐘樓算是摩天大廈,鐘聲可傳到相當遠的地方。

傍晚六時,鐘樓旁人頭湧湧,有曾坐火車回鄉的夫婦,有第一次認識鐘樓歷史的中學生,還有湊熱鬧的一家大小,均紛紛拿出手機錄影。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偕同古諮會主席蘇彰德及康文署署長劉明光主持啟動典禮。他表示當年總站是中國最南端的總站,也是內地與本港互通關的窗口,承載兩地血濃於水的感情,期望重新啟動的銅鐘可為社會注入新的動力。

由明天起至二十四日,文化中心大堂亦設有主題為「百載鐘鳴 時間共鳴」多媒體展覽,分五個篇章訴說鐘樓和銅鐘鮮為人知的故事,包括當年站長、鐵路員工和人力車伕的口述歷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