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建污水廠噬菌體數據庫

2021-12-0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其效率受原核生物病毒「噬菌體」影響。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全面的宏病毒組分析,建立包括約五萬個噬菌體的數據庫,是全球首個揭示污水處理廠中,微生物與噬菌體之間的複雜多樣關係的研究,為使用噬菌體調控污水處理廠中的微生物群落提供參考,有關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噬菌體會通過宿主裂解或溶原性等特定相互作用,直接影響核心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包括功能性微生物的數量,令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受影響。港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張彤率領團隊,對本港六所生物污水處理廠中的噬菌體,進行全面的宏病毒組分析,發現合共五萬零三十七種噬菌體,較此前已知的原核病毒種類多二十三倍,當中高達九成八以上是人類未知族群。研究亦發現,不少存在於本港污水處理廠的噬菌體,亦同時存在於海水中,相信與本港廣泛使用海水沖廁,導致污水處理廠的進水含有大量海水有關。

今次研究是全球首次揭示污水處理廠中,功能微生物與原核生物的病毒之間的複雜多樣關係。張彤指,原核生物的病毒通常非常細小,因而容易遭人們忽視,「研究證實噬菌體影響污水處理廠中的功能性微生物,揭示其於污染物去除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角色。」

團隊未來將研究噬菌體群落隨時間而發生的變化,以及通過分離相關的噬菌體,來控制污水處理廠中導致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的細菌,甚至有助篩選能控制超級細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噬菌體。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