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被逼「躺平」VS尊嚴地活

2021-12-01 00:00

面對疫境,大部分港人都選擇疫境自強,羅局長常掛嘴旁邊的綜援計畫並不是港人在疫境中所需所求的,既不想「躺平」的港人如何有尊嚴地過活?現時香港經濟表面轉好,失業率稍跌至百分之四點五,但對於一九年同季度經濟環境較為正常的百分之二點九仍有一段距離,多個行業依然要停工,而數據所顯示的並不包括為生活而轉行或轉職的港人,工聯會在九月份就會員就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二千四百九十四份有效問卷顯示,在三百五十名表示在疫情間曾被解僱的會員中,有二百六十四人指他們已非在原本的行業,但他們亦被政府計入就業數字內,所以這無疑是人才錯配。政府不能只為達到表面數字升跌而放棄勞動力的質素,令就業錯配問題惡化。

現時政府推行「特別.愛增值」計畫,在四期計畫中提供的免費帶津課程專為失業、被停工港人而設,鼓勵修讀以提升技術水平,為港人暫時解困。然而,計畫掣肘不少,有需求的港人都在首兩期計畫內完成四個課程,因限制便不能再報讀,但疫情持續兩年多,只有首兩期受惠,重災行業至今仍未復甦,通關亦無期,政府應推行「港內循環」,繼續推行第五期計畫,並設立更多實操性的本港旅遊導賞課程,如地質、生態、歷史等綠色及社區旅遊,並創造更多相關的導賞員職位,亦聘用有實際經驗的行內港人做導師,並增加計畫報讀限額,隨車致雨,尊重及善用重災行業人士的專業。

再者,全球向「再工業化」發展,創科技術的普及指日可待,加上疫情令發展及研究進度加快,全球正在與時間競賽。故此創科人才的培育更是本港重點,除了軟件程式編寫、操作、監管等專才外,但亦不能忽略行業舊有技術專才,他們無論在操作、管理、工作程序上都富經驗及心得,在程式及軟件編寫時亦可給予不少建議及支援。同時亦應協助人才轉型及增值,不能一刀切令知識、經驗及人才的斷層加劇。根據入境事務處二〇二〇年統計數字,「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獲分配名額數目,金融、資訊科技行業申請佔最高頭三位,而「科技人才入境計畫」亦在疫境下不斷有需求,證明現今企業對創科技術人才非常渴求。

故此,政府應推動各政策局通力合作,互相協調工作及交流,就社會發展及就業實況緊密接軌,推出帶津的進階「專業技能培訓課程」,重點式培訓企業或機構所需人才,例如創科技術、航空業或一些基層及從事低技術、厭惡性工種,讓學員優先受聘或設有相應的晉升階梯以改善待遇,避免各自為政、社會思賢若渴或讓就業錯配的情況發生。

陳鄧源

工聯會職訓就業委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