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熱潮百花齊放 開闊青年創業空間

2021-11-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疫情下各地尚未恢復通關,不少市民留港消費。有公司看準近年興起的潮流,在周末舉行不同主題的市集,希望給予市民機會發展副業。公司負責人指,去年至今經營約十個市集,普遍都有兩成的盈利。近年除了有年輕人經營市集外,場內亦有中年人參與,希望在經濟尚未完全復甦之際,透過市集售賣特色手作或舉辦工作坊,給予市民創業空間。

近年各式市集百花齊放,由大型地鋪、工廈,以至商場,都有不同規模的市集。在觀塘工廈開設「集Hub」市集的創辦人鍾偉良,本身有經營流行服飾等零售業務,其服裝主業去年由觀塘工廈搬到中環,就與團隊構思在騰空出來的工廈鋪位經營市集,主打周末營運,以「朝行晚拆」的市集模式,希望透過靈活性,給予顧客新鮮感。

坊間的市集甚多,如何突圍而出,該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譚大衞表示,市集的主題十分關鍵,早前就趁萬聖節推出節日主題,而近期推出的市集以韓風、口罩作主題,亦能吸引不少客源,而身心靈治療的檔攤亦一直受歡迎。他指,有別於其他商場的市集,工廈市集的場地會預留較大空間,着重體驗模式,檔主及顧客可以有更多交流,亦有助銷售貨品。

市集的競爭近年日漸激烈,鍾偉良認為市場的確有汰弱留強,因此團隊對於檔主的支援,例如宣傳等配套十分重要。他認為市集的行業仍有前景,未來更計畫在九展擺檔。而市集場內近年出現「生力軍」,年約四十歲的阿翰在公關公司工作,為了平衡工作壓力,在手作協會學習擴香石的製作方法,除了可以用作裝飾,亦可以加入香薰以紓緩心靈。

本身有開設工作室的阿翰,過往曾經參與市集擺檔,但早前首次在市集舉行工作坊。他指,除了在市集分享作品,亦希望進一步展示手藝,讓顧客有信心可以參與他的課堂。阿翰表示,按他觀察,最近幾個市集多了中年人參與,相信是因為疫情下不少人失業,希望尋找新的商機,起碼即使被裁員,「年尾也好過年。」

除了新加入的檔主,仍有不少「過來人」。其中在大學修讀藝術的STONE就在兩年前加入,主力售賣客製化作品,以及近年流行「似顏繪」,亦即以漫畫方式描繪真人,最高峰的時候每個星期都會在市集擺檔,月入可達一萬元,算是做到收支平衡。

STONE表示,市集文化近年有很大變化,以她主力經營的「似顏繪」為例,由過往只有她一檔經營,到現今「個個都做同樣事情」。市集的熱潮亦令客戶群有明顯的變化,以往只是熱衷市集的人會去,到現在「平時出街就會行市集」。

STONE又指,她所售賣的「似顏繪」需即場繪畫,在疫情嚴峻時市集就難以維生,但她仍認為,市集仍然有其價值,每日約四百元的場租不難負擔,令初嘗做生意的手作人,可以讓大眾認識作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