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未能共富貴 私有獨吞好前景

2021-11-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電競設備商雷蛇(1337)與小股東「共患難」4年,近期扭虧為盈後突傳私有化。市傳雷蛇大股東陳民亮及Lim Kaling牽頭成立財團,擬提出每股4元把公司私有化,劍指美國重新上市,雷蛇其後澄清目前未確定會否進行潛在交易。盛傳的作價較消息前股價高出58%,亦較上市價3.88元高,刺激股價昨最多飆逾22.5%。

分析認為,雷蛇近年開拓金融科技業務,其電競概念業務亦可有效加入元宇宙主題,料估值上升空間將數以倍計。

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持有雷蛇合共57.81%股份的創辦人兼主席及行政總裁陳民亮,以及創辦投資者兼非執行董事Lim Kaling,正牽頭引入私募基金成立財團,向小股東提出私有化,參與的私募基金包括CVC Capital,國際投資公司KKR據報亦正研究有關項目。報道指,大股東財團之間的洽談已取得進展,期望在年底前完成,而有關私有化最終目的是到美國重新上市,以尋求更高估值。

於上月底,雷蛇披露持股34.35%的陳民亮和持股23.46的Lim Kaling正在與金融投資者洽談,以探討一項涉及雷蛇的可能交易,有機會導致全面要約。

報道指出,大股東財團今次出手或高達每股4元,是上市4年以來平均價1.96元的一倍以上,更較上市價高出3.1%。雷蛇股價在周一收市報2.53元,消息刺激昨日一度升22.5%高見3.1元,收市仍漲11.5%報2.82元;4元作價是最新每股資產淨值0.52元的7.6倍。

雷蛇昨日澄清,陳民亮、Lim Kaling及金融投資者,均無法肯定促成潛在交易的條款達成共識,而潛在要約價格尚未確定,重申未就是否進行潛在交易作出決定,而且並未與任何一方訂立實施正式協議。

uSMART盈立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認為,如有關私有化消息及作價均屬實,反映大股東非常看好業務價值潛力,近年從電腦及周邊設計的硬件銷售,開拓了金融科技等軟件服務,並指出雷蛇的電競概念與元宇宙匹配,估計未來也有機會循此方向發展,「管理層認為未來盈利能力可能會加快,公司唔止值每股4蚊」。

他又指出,雷蛇早年業績令人失望,但同時香港市場近年給予新經濟股的估值亦遠遠落後於美國,相信雷蛇一旦在美國上市,估值將可較目前約250億元提升數倍。

雷蛇於2017年上市,為本港首隻電競概念股,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亦是前期投資者之一。而雷蛇多年來一直虧損,直至去年下半年受惠疫下在家工作及網購習慣,令業務轉賺。雷蛇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大增68%至7.5億美元,錄得經調整稅前盈利4823萬美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