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NFT為何能顛覆藝術產業

2021-11-14 00:00

「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的應用近期在數碼化市場膾炙人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超成功案例,非美國數碼藝術家Bepple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莫屬。這作品於今年三月的拍賣中,利用NFT模式以約六千九百萬美元出售,震撼全球。

隨着Bepple的成功,不少香港機構亦不約而同推出NFT數碼藝術作品,例如有中文大學校友組織於十一月八至十一日舉辦首個NFT賣物籌款活動,採用碎片化銷售模式,出售一幅由一百張校園照片合拼而成、具有中文大學代表性的地標數碼圖像。這活動建基於NFT,每一片獨特圖格均是一個不可取代、不可分割的「非同質化代幣」。其實,這做法與中大一般的實體籌款活動的目標類同,例如幾年前中大推出賣樹命名計畫,而今次利用NFT技術為中大籌款的活動,增添了不少創科元素。

簡單而言,在功能上NFT中的「代幣」是一張數碼證書。透過「區塊鏈」技術,每個「代幣」都是獨一無二,而且與數碼藝術作品存在一對一的關係,因此它能證實作品的唯一性,同時亦能證實買家對作品的擁有權。在「非同質化」特性方面,NFT經常與虛擬貨幣相提並論。例如,一個比特幣可以與另一個同質的比特幣互換(即類似甲的一元與乙的同價一元交換),但每個NFT代幣卻是無雙的,不可能同質交換。同樣地,每一件數碼藝術作品都有其獨特性,所以對應它的「代幣」也難以進行同質交換。

NFT有三大創新點,驅動數碼藝術產業發展:

一、從商業角度看,它引發了全球數碼藝術界的顛覆性創新。數碼藝術作品是透過資訊科技開發或經過加工處理的藝術作品,包括但不限於圖像、影像、文字、音訊等作品。然而,由於業界過往無法保障作家對自己數碼藝術作品的擁有權,以及作品的原創性,此產業發展一直緩慢,無市無價,例如Bepple作品在NFT之前的售價,一般只是數百美元而已。

二、過去一年,「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不少藝術作品都難以出售,國際拍賣大行在NFT出台之前均束手無策。因此,藝術產業界在疫情困境之中遇上NFT,猶如久旱逢甘露,生意之門得以重啟。

三、「區塊鏈」應用是金融科技業界的燙手山芋,而不少業外人士都會與虛擬貨幣拉上關係。不過有學者認為虛擬貨幣是金融炒賣工具,風險極高。其中一個問題是其幣值的浮動和不確定性。為了達至「去中心化」,虛擬貨幣的設計是要脫離中央銀行體制,因此其本位並沒有任何實質依託,不是「金本位」,亦非其他國際貨幣。然而,NFT所支撑的「代幣」(如數碼藝術品)理論上是有實體價值的。儘管用家可以抄賣「代弊」,但它還是有自己之基本底價(例如中大圖格是六千六百八十八港元一張)。所以,NFT更能凸顯「區塊鏈」的優點,消除用家對它只是為投機炒賣而設的誤解。

近期,「元宇宙」的概念在全球舖天蓋地,Roblox、Meta、微軟、騰訊等國際創科巨擘均計畫大力發展,「元宇宙」將會創造人類未來的虛擬世界。在這世界中,數碼藝術作品交易將會大行其道,而NFT必然會大派用場。

香港中文大學副院長(外務)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

黃錦輝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