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十四五」規劃與香港的教育發展
2021-09-08 00:00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未來中國社會在經濟、文化、政治等領域的發展給予政策指引,而在教育方面的規劃也進一步明確教育領域要調整的方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上有不少改革舉措。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十四五」規劃鼓勵不同高校的多樣化發展,強調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而政府對高等教育管理和質量監管上也會有所不同。香港與內地有不同的教育系統,但教育上的合作和交往一直密切。本文意在探討「十四五」規劃下的中國內地教育領域的轉型會對當前香港教育發展有何思考價值。
上述在「十四五」規劃所指出的改革,可以看作內地對高等教育普及化趨勢的一種應對,也是推動科技創新的一個發展策略。香港與內地在教育上所面對的挑戰其實有類似之處。隨着愈來愈多年輕人進入各種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學習,不應該重複提供相同模式的課程,這樣會對學生形成另一種金字塔式的生態,也是人力資源的浪費。筆者建議有兩點可以考慮:
第一、如何促進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香港高等教育資源豐富,但社會和政府對高等教育品質認可的維度仍為以研究型模式為主。促進高等教育領域學術性和應用型齊頭並進,無疑可以幫助提升本地大學的創新能力,促進本地產業的多元性發展,並且增加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可以考慮三種情景下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特定的應用型大學;或者在普通高校中開始應用型專業;或者增加應用型的課程供普通高校的同學輔修或者選課。如同通識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也可以面向所有學生,增加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潛能。最近教育局推出的「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畫」是一種重要的嘗試,但仍在探索中。政府在教育轉型中是重要的推動者和引導者,可以考慮在高校管理機制上打破研究性指標考核為主的模式,通過一些機制鼓勵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例如從撥款機制上區分學術性、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並鼓勵後兩類的發展。
第二、香港是否考慮利用內地高品質的教育資源以提升本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用型大學和職業技術教育需要大量的資源的投入,對硬體和師資都有一定的要求。內地在此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資源,普通高校會通過一些策略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比如增加實踐課的比重、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開發校企合作等等。香港高校可以考鼓勵學生在內地參與實習,或者選修一些應用性強的科目,通過利用內地這方面的資源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擴寬求職基礎。
總之,「十四五」規劃中的教育遠景強調教育如何應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升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打破大學象牙塔的藩籬,打造學校和企業合作育人體系。香港教育領域可以參考借鑒,比如以往推動跨境合作主要針對傳統的學術型大學,如何更好的利用內地高校的職業導向的教育資源也應值得思考。但內地和香港的教育體制和管制方式不同,香港也需開拓自己的發展路徑。不過歸根到柢,要處理的挑戰應該是相似的:即當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原有的高校系統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在規模上擴張,而必須考慮內部結構的發展。
趙振洲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