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下半年交投量料升10%

2021-08-2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由於疫情持續,本港買家難以北上置業,令大灣區各城市的港人買家比例下降,而踏入第三季,疫情走勢放緩,市場憧憬中港兩地快通關,有業界人士認為,一旦兩地可互通往來,有助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城市的成交量,可望上升約一成,而各城市當中,則以珠海及中山最受捧,但由於部分城市具限購要求,預料樓穩平穩發展。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以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稱,回顧今年首七個月,大灣區9個城市(扣除本港及澳門),新盤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首七個月成交面積約4300萬平方米,相較去年同期的成交面積3500萬平方米,增加達23%,而同期樓價則上升8%。

至於二手方面,由於部分大灣區城市的二手物業,設有指導價下,包括深圳及東莞,令今年首七個月樓價走勢大致平穩,而二手成交量亦未算太活躍,由於二手樓的售價,若高於指導價,銀行不可以用該售價作為借貸的標準,代理行亦不可協助該單位出售。

陶氏再指,踏入第三季,直至今年底,大灣區樓市的成交量及售價,將維持平穩,但假若中港兩地通關,將增加本港買家北上置業的意欲,預期一手成交量可上升約10%,但售價則阻於限購的因素,料維持平穩。

同時亦認為,大灣區各城市中,仍以珠海及中山最受港人追捧,始終因基建及配套理想,而且生活習慣亦與港人接近。除此之外,該兩個城市的樓價亦較低,以最鄰近本港的深圳為例,目前每平方米售價約6萬(人民幣,下同),部分豪宅售價可則每平方米10萬,與本港的偏高樓價貼近。

但相反,中山目前每平方米售價約1.4萬,而珠海則為每平方米2.5萬,兩者均較深圳低出一截,自然受港人追捧,此外,由於近年內地較少興建洋房,港人均以購入分層戶為主,並鍾情於面積約753至1339方呎的中型單位。

此外,美聯中國珠海.澳門.香港大灣區總部董事總經理林世昌表示,一旦中港兩地成功通關,相信有助進一步走出疫情陰霾,成交量亦料受刺激而上揚,一手成交量甚至有機會上升30%。

林氏再指,有部分本港投資者,套現其手持物業獲利後,積極為資金尋出路,一旦落實通關,均有意北上置業,購入單位作第二居所、度假屋,甚至作長線投資,始終相比購買海外物業,例如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其疫情防控表現未算太理想,投資者自然較傾向購入大灣區物業。

他再指,內地9個大灣區城市中,以珠海及中山將最為受惠,始終該兩個城市,無論基建、交通及配套,均較為理想,而且設有深中通道及港珠澳大橋等配套,往來本港亦方便。至於該兩個城市的住宅售價,相信亦會平穩發展。

至於珠海及中山本身,隨著內地疫情緩和,不少用家亦重投市場,剛性置業需求強勁,因當地有入戶政策,部分外來工作的人士,待有社保戶口後,均會申請入戶,由於獲得戶口後,具備資格買樓,而不少外來人為高學歷及高技術人士,對其樓市有支持作用。

此外,除一手成交量外,預期下半年大灣區樓價維持平穩,始終受內地政府限制,但認為屬正面調整,令市場更健康。林氏再指,各類型物業中,以面積約1000至1200方呎、售價低於200萬人民幣單位,最受本港買家追捧,始終香港樓價較高,買家均希望可購入面積較大的單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