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藉軍訓教育施愛國教育

2021-08-04 00:00

上兩期本欄介紹了如何通過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交流考察進行國情教育,今期談談如何借助軍事訓練來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教育。談起軍事訓練教育,其實在香港不算新鮮事。除了駐港部隊有軍營開放活動之外,香港早已建立了與軍事相關的制服團隊,既有殖民地留下來的陸海空三軍各自的制服團隊,更有與駐港部隊直接相關的青少年軍制服團隊。另外,學校組織同學到內地參與軍事培訓,也一樣存在,例如筆者服務的學校,就堅持每個學年帶中一同學到深圳或者廣州的青少年軍事培訓基地,進行軍訓教育活動。那麼到底通過軍事訓練來進行教育,有甚麼特別的教育效果?另外,又當如何推動進行呢?

首先是教育目標,任何教育都必須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或者宗旨,否則就談不上是專業的教育了,軍事訓練的教育一樣如此。筆者認為,軍訓教育的目標首先倒不是一般人直覺認為的所謂紀律教育、團隊精神教育,這些並非只有軍訓教育所獨有。軍訓教育獨有的目標,首先應該是通過軍事訓練來培養國家意識。其次是軍事知識的普及,最後才是培養紀律和團隊精神。

為甚麼這樣說呢?國家意識的核心表現,就是區分「誰是自己的同胞」和「誰不是同胞」。歷史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根本,而歷史中佔最大比例的往往是戰爭史、軍事史。誠然,我們都渴望永久的世界和平,但忘戰必危這個道理不用多說。研究和學習戰史,不是為了黷武,而是為了吸取教訓,防止戰爭的猝然而至。而戰爭當中,必然分清敵我,必然要分清誰是我軍,誰是敵軍,那麼國家意識自然而然形成。最近看迪士尼電影《Jungle Cruise(幻險森林奇航)》,故事背景設定在一戰前夕,片中說英語的英國人是正派的,說德語的就是反派。「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美國大眾文化有着非常清晰的界定(儘管流於刻板)。因此,軍事培訓教育要明確這個目標,同時要加入軍事歷史的教育內容,而不能僅僅做幾套軍體拳和疊被子。筆者服務的學校,就曾經邀請駐港部隊軍官來學校,不僅升國旗和與師生進行體育活動,更重要的是向學生講解駐港部隊的軍史。

至於如何進行軍事訓練教育,回內地軍訓基地,或者參與駐港部隊活動,各有優勢。參與駐港部隊相關的活動,好處是近在咫尺,易於統籌,不利的是礙於香港法例限制,不能讓學生進行真槍實彈的射擊訓練。回內地軍訓基地,則組織統籌的工作負擔比較重,但好處是不僅能用真槍實彈射擊,甚至有些基地可以乘坐坦克或裝甲車,可以進行不同地形的war game戰爭遊戲!那種真實感是香港難以比擬的。

不過歸根結柢第一條,教育目標必須界定明確,然後才展開具體的軍訓教育活動設計,不是為軍訓而軍訓。

鄧飛

中學校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