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施政報告》 應聚焦疫後經濟復甦

2021-08-01 00:00

過去一年多,新冠病毒全球肆虐,香港也不能倖免,本地經濟及民生受到嚴重影響。近期香港疫情似有初步受控迹象,雖然還未全面通關,但市面漸回復熱鬧,例如今年書展人頭湧湧,便是很好的復甦先兆。筆者認為《2021年施政報告》應該多關注香港疫後經濟重建的問題;再者,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施政報告》可同時加入大灣區發展政策,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針對科創領域,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港深政府在落馬洲河套香港園區首批樓宇落成之前,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的部分地方,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香港機構和企業,可先落戶深圳科創園區,盡早落實河套區創新發展。

然而,「大門開了小門未開」,由於初創企業人生路不熟,對大灣區營商文化認識淺薄,難免會處處碰壁。筆者建議政府擴展香港科技園「二房東」功能,進一步協助港企,提供大灣區穿針引線、拆牆鬆綁等服務,加快生意起步。

二、要打造大灣區內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人才尤其重要。在中美貿戰影響之下,數以百計內地高材生未能獲得美國簽證,令他們往美國深造計畫化為泡影。估計這情況將會持續,香港高等院校可趁機吸納這些人才。在獎學金方面,政府已設有豐富的「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畫」,然而大學須加大力度,主動出擊,游說更多人才來港就讀。為此,筆者建議政府額外撥款成立「科創人才獵頭資助計畫」。香港於「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中,有五所大學名列百名之內,的確是內地學生的很好選擇。

三、中央政府正積極推動有秩序的數字經濟發展,過去一年屢次為反壟斷、維護數碼安全嚴厲懲罰多家科網巨企,一些公司在美上市的計畫亦因而擱置。在這困境之下,來港上市進行國際化融資,必然是它們的另一出路。筆者建議政府主動找這些公司,向它們推廣香港融資優勢,吸引它們來港上市。

四、香港要擔當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重任,必須維護好國家安全。近年香港的激進政治活動反映數碼安全的嚴重性,特別是「假新聞」的殺傷力。新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上任不久即異口同聲嚴斥「假新聞」,指它嚴重荼毒香港年輕人,破壞香港社會安寧及國家安全。筆者對此十分同意,並建議政府盡快立法嚴厲監管「假新聞」。

五、在中小學科創教育方面,適逢教育局正進行通識教育改革,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中國國情教育必不可少,特別是國家科技發展穩步向前,與民生及社會進步息息相關。

另外,六、政府相繼推出「中學IT創意實驗室」及小學「奇趣IT識多D」等計畫,旨在鼓勵中小學生學以致用,透過課外活動提升他們的創科技能。學校反應熱烈,然而舉辦的活動較少涉及中國科技,對學生未來在大灣區內找工作的幫助不大。筆者建議,此類科技培訓計畫,宜多鼓勵學校參與包含中國科技,以及訪問內地科技企業的活動。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

黃錦輝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