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如何做到民之所望 施政所向
2021-07-31 00:00特區政府近一年半的施政成績表是有目共睹的。面對疫情全球肆虐、經濟蕭條及中美對立加劇,香港還能在抗疫、振興經濟、保就業、社會安定及中港融合等範疇上,做出比競爭對手亮麗的客觀數據。這證明特區政府是有能力提供良政善治的。奈何,這點成績卻無法改善特區政府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筆者相信這是由於民間還是普遍對政府感到疏離,因而無法信任政府。往往因為缺乏信賴,很多市民都對政府有負面觀感,甚至對政府做的一切反應地作出批評。這可能就是習主席說過的塔西佗陷阱吧?要改善官民關係,政府便必須盡快讓人覺得特區官員已經不再「離地」。
政府似乎知道官民溝通的重要性,計畫為《施政報告》進行多場諮詢。期間會採取與公眾互動的新方法聽取社會意見,也會籌辦兩場「與特首對話」百人參與的《眾言堂》,讓被隨機邀請的市民能暢所欲言表達意見。這一切如辦得成功,將有助政府扭轉「離地」形象,筆者當然樂見其成。但是,希望政府能綜合以往「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的經驗,活動要成功便必須讓「街坊睇得到」、「方便群眾參與」及戒掉「問一句答一句」的公務員式諮詢。我認為諮詢活動應該走出中環在地區舉行,過程要直播並輯錄成精華放上社交平台,期間也要容許市民網上即時提問。如果出席官員有備而甚至有金句隨時發放,更能讓市民留下深刻印象。這些經驗將有助政府構想下一步如何提升以後的地區諮詢工作。
官民溝通不暢順將會嚴重地窒礙政府施政及香港發展,特區政府的「離地」形象不能繼續。我們有需要研究一套恒常機制去做地區諮詢,好讓特區政府能真的做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黃以謙
精神科醫生
前九龍城區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