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通開通在即 中銀問鼎一哥

2021-07-1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正當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過了「七一」仍未有聲氣之際,特首林鄭月娥上周稍作交代稱,相信「揀個好日子就可以開通」。中銀香港(2388)已作好準備全力搶攻這個市場,其個人數碼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預計,理財通首階段會有30萬個客,將為市場每年帶來逾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收入,並揚言中銀要做理財通業務一哥,他說:「唔係希望做首三大、係希望做第一,希望南向通和北向通都係第一」。

周國昌認為,中銀在理財通業務上具絕對戰略優勢,包括在網點、產品和手機銀行能力方面。目前中銀與母行中行(3988)在大灣區擁有最龐大分行網絡,營業網點多達逾1000個,其中香港有逾190家分行,相信當理財通推出時,所有香港分行都可提供服務;同時預料初期該行將有近100隻產品上架供南下客戶選擇;又指該行正不斷加大投資其手機銀行能力,明言「不會大規模聘請前線人員去做(理財通服務)」,因中銀與母行已有足夠人手和網點應付該項服務。

他揚言該行有三大理財通戰略目標:第一,中銀有信心並希望成為首批推出理財通服務的銀行,因中銀與母行向有跨境業務合作,足有能力在很短時間內推出服務;第二,中銀要做到客戶首選的銀行,相信該行可受惠其人民幣業務優勢及「開戶易」跨境開戶的先行優勢:第三,希望中銀在理財通業務領域市佔率排名位列榜首,他說:「我哋唔係希望做首三大、首五大,我哋係希望做到第一,希望南向通和北向通都第一」。

就估計理財通的「南向通」及「北向通」客戶會共有30萬名,他解釋是基於南北向通各有150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即合共300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除以每名投資者的100萬元人民幣個人投資額度而推算出來。

中銀預測理財通每年可為整個市場帶來超過7億美元收入,周國昌表示,收入除來自產品銷售外,也來自外匯兌換;另一個商機則是南下理財通客戶,或會順便在港開立多一個本地戶口,有利本港銀行進行交叉銷售。

有別市場一般慢熱或南熱北冷論,他預期,南向通及北向通市場反應「兩邊都一樣咁熱」,因從近數月該行跨境客戶的資產管理規模升幅及本港人民幣存款的增長,反映南向通及北向通客戶,對跨境理財服務均有需求。

他相信來港投資的南向通客戶會以中高階、在港未有戶口的客群為主,他們的着眼點並非在於回報,反而更多着眼於分散風險和長遠收入,他們可透過在港作不同資產配置,來滿足其理財需要。他又指,北向通客戶北上投資則有更多人民幣產品選擇,而且預期回報可達4%至5%,高於現時香港人民幣產品回報僅2%至3%。

理財通開通首階段,他料首階段只許零售銀行及私人銀行參與,又相信運作暢順、穩健,又有好的認受性和客戶體驗時,便有望進入第二階段,屆時或涵蓋及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等,產品亦可能放寬。他指首階段中銀會與母行合作,對第二階段與券商及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則持開放態度。他又指,並不擔心額度問題,因根據過往股票通、債券通等經驗,當額度使用情況理想,市場有剛性需求,額度便會自然加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