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遏制內房債務 須每月披露商票細節

2021-07-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監管機構希望房地產開發商,在其月度報告中上報商業票據發行細節。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運用商票渠道籌資情況近年急升,在經濟放緩之際,監管部門藉此遏制房地產行業不斷膨脹的債務,人行目前未有回應。有案例涉及金融機構將商票打包成理財產品並向散戶出售,上海融盈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朱鑫鵬表示,商業票據籌資屬法律漏洞。

目前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使用商票來籌集資金,開發商逾期償還商票的情況增多,其中包括中國恒大(3333)、華夏幸福和藍光發展,令當局不得不推動加大監管力度。其中中國恒大借款880億美元,是負債最重的開發商。

此外中國政府也在尋求辦法,解決開發商除使用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等尋常融資渠道之外,肆無忌憚的借貸問題,以遏制金融風險。有開發商了解到此次有關要求披露所有尚未到期商票的討論,並表示監管機構希望開發商在商票使用方面提高透明度,包括向監管機構上報商票的具體用途以及開發商,是否完全披露手中持有的商票規模。中國人民銀行尚未就該消息發表任何回應。

當下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從疫情衝擊中迅速恢復,引發市場對房地產業會導致金融風險和行業過熱憂慮,早在去年底,政府就開始加大房地產行業調控,手段包括限制借貸等。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去年年尾實施的一項試點計畫,包括恒大在內的12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需要每月向監管機構披露其來自銀行、債券市場和表外項目等渠道的債務情況,但當時尚未涵蓋商票。

有中介經紀表示,某些開發商將票據發行給聯營公司或空殼公司,或針對同一張發票向中間商發行多份票據,然後中間商直接將票據在二級市場上出售,並將所得現金返還給開發商。相關官員指出,不少地方金融機構亦都持有這些商票,其中一些機構會將商票打包成信託和理財產品,向散戶投資者出售。

房地產開發商是商業票據市場中的主要發行人,2020年中國商票市場新發行的價值達3.6萬億元人民幣(約5560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20%。商業票據不計入有息債券,通常在房地產業被作為向建築供應商承諾在未來特定日期付款的應付款項,期限在一年之內,供應商有時會在商票到期前以較小折扣,在二級市場出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