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迷學者 新恐龍化石名「大雄」

2021-07-1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地質大學上周一(五日)宣布,在四川找到白堊紀的新品種恐龍化石,並將它命名為「野比大雄」。參與的內地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稱,因為自己是日本動漫《哆啦A夢》的忠實讀者,而動漫主角野比大雄很喜歡恐龍,於是有此命名,但此舉引起網民議論。

中國地質大學去年四月在四川瀘州一塊大雨衝刷的岩石上,發現四個三十厘米長的的恐龍腳印化石,近日證實來自新品種肉食恐龍,並將之命名為「野比氏實雷龍足迹(Eubrontes nobitai)」。

專責此次研究的邢立達副教授來自廣東潮州,是古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他對傳媒說,《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中有大雄為恐龍命名的橋段,於是決定讓大雄在現實世界實現願望。

據了解,該腳印化石複製品未來更會在日本川崎的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原作者)博物館展出。

許多日本網民認為中國學者竟用日本漫畫替恐龍化石命名「太神奇了」,不過邢立達此舉引發中國網友的批評,有人在微博痛罵:「再咋樣,也是個日本角色,是在替日本人宣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