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慕光杜葉錫恩紀念館 傳奇人生啟導學生

2021-07-0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畢生為基層爭取權益、興辦教育的杜葉錫恩,推動社會改革,雖然她已離世五年,但事迹至今仍為人緬懷。她一手創辦的慕光英文書院,斥資二百萬元,把校內故居改建成紀念館暨校史館,以記錄其傳奇一生。除完整保留其辦公室外,亦展出多項珍貴藏品,包括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為她百歲壽辰而揮毫的墨寶。紀念館料九月起免費開放,屆時將有學生導賞,校方亦在生活與社會科,增設杜葉錫恩「校本課題」。

在英國出生的杜葉錫恩,上世紀五十年代來港,致力為基層市民服務,尤其關注基層和小販被受欺壓、街童猖獗、貪腐問題嚴重等議題,除在當時的市政局、立法局發聲外,更直接到英國游說英國國會議員,促成廉政公署的成立;她與杜學魁、戴中在六十五年前創辦慕光中學,即現時的慕光英文書院,為貧苦學生提供教育。杜葉錫恩在慕光的功樂道校舍主樓六樓居住,直到一五年離世。

為紀念及彰顯杜葉錫恩的貢獻,校方斥資二百萬元,將故居改建成紀念館暨校史館,紀念館分為四個展區,詳細介紹杜葉錫恩的生平事迹,焦點展區是完整保留她生前使用的辦公室及休憩平台。

校長梁超然指,杜葉錫恩曾把其涉足政壇、參與社會事務等檔案資料,捐贈予浸會大學圖書館收藏整理。在獲悉學校要成立紀念館後,浸大把部分物品歸還,連同幾十項珍貴藏品分批展出,包括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為祝賀杜葉錫恩百歲壽辰的墨寶、前特首董建華向她頒發大紫荊勳章的照片、她參選市政局和立法局時所用的彩帶、與杜學魁的合照、杜學魁的教師註冊證、早年的科學實驗教具等。

不少展品亦由校友提供,其中創校二十五周年的紀念章及校徽,由身兼校友的中文科教師林麗萍捐出。她分享指在學期間,校服為綠色且沒有縫上校徽,要另行別上校徽的金屬襟章,當年各學會、學生組織均有襟章,「當時覺得身上戴得愈多章,就愈威。」展館也重現慕光創校初期的三合土校舍牌匾,與「慕光校史及未來發展」展區遙遙相對,寓意見證時代轉變、承傳慕光精神。

梁超然期望,學生及公眾可通過展館,認識杜葉錫恩由「英國小女孩」,逐步成長為「香港驕傲」的故事。學校九月新學年開辦的初中生活與社會科,亦增設杜葉錫恩「課題」,冀學生以「貼地」方式,以她的一生及精神價值切入,認識本港殖民地時期及回歸初期的政治、社會問題及民生事務,培養良好價值觀。

紀念館今日正式揭幕,預計九月起免費開放,梁超然指,屆時將安排學生擔任導賞員,公眾人士須電話預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