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學校流失15%跨境生 業界促支援

2021-06-0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疫情持續逾年,隨着內地與本港仍未通關,影響跨境生來港上學。教育工作者聯會調查發現,受訪中小學平均流失一成半跨境生,有天水圍的學校更流失近百名學生。隨着移民潮及退學潮出現,近四成學校料會縮班或仍未明朗,促請當局加強支援取錄跨境生的學校,並凍結班數。教育局回應指,會密切留意學位供求情況、港深兩地的防疫抗疫政策、出入境管制等,與教育界保持緊密聯絡。

教聯會在五月底以問卷訪問三百三十所中小學,其中四成二受訪學校有取錄跨境生,大部分學校表示疫情爆發後流失跨境生,平均流失十二人,佔全校跨境生總數的一成半,有天水圍的學校更流失近百名學生。有七成半受訪學校指校內跨境生轉讀內地學校。

近九成受訪學校指,跨境生未能來港上課,增加其行政及聯絡工作,以及難以跟進他們的學習進度,為學校帶來挑戰。被問到港深如何支援跨境生來港上課,八成受訪學校期望簡化跨境生健康申報程序,近七成則期望安排部分班級的跨境生在本學年返港及加強檢測。

調查亦發現,近五成半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人數減少,平均減幅達一成半,中學更在適齡中一生增加下錄得跌幅,比例較小學多逾一成。分別有三成一受訪小學及一成四受訪中學,預期下學年出現縮班,各有一成半中小學稱無法預料。該會促請當局盡快推出應對措施,尤其需要加強支援取錄跨境生的學校,包括盡快讓部分班級的跨境生在本學年內回港上課、簡化跨境生健康申報程序,同時維持學校上學年開班數目,逐步減派以達至全面小班教學。

教育局回應指,會密切留意未來中小學學位供求情況,以及港深兩地的防疫抗疫政策、出入境管制等,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絡。因應小一適齡人口回落,當局已於一九學年起實行針對性紓緩措施,包括放寬批班準則、延長超額教師保留期至最多三個學年等;適齡中一生正逐漸回升,當局已與業界就應對方向及策略框架達成共識。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