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內地考察宜「增值」配合公民科
2021-06-04 00:00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於九月推行,有別於現行的通識教育科,該科將要求學生到內地考察,成為首個有此要求的科目。教育局現時推行「同根同心」及「同行萬里」等內地交流計畫,料將來也舉辦有相當中華文化元素、配合公民科的內地考察活動,如何增進學生的內地體驗,料成為焦點。
以往政府推行「同根同心」及「同行萬里」等內地交流計畫,有機構調查發現內地交流團有助提升學生個人能力、拓闊學生視野及以普通話交流,但同時揭示內地交流團主題「罐頭式」,長年缺乏更新之餘,行程僵化,對內地接觸片面,結果無助釋除學生疑問,亦難反思香港的角色及優劣等。
以往內地考察團流於形式的問題,隨着公民科推行有空間改善,尤其當局要求以十小時課時,教師指導學生搜集考察行程資料,確定研習題目及完成報告,即出發前後均有較充足時間作準備與反思,既然有備而來,更認真看待考察活動,學校在挑選考察活動,也要盡量與學生研習主題有所配合,如何在同一行程,讓學生有不同呈現與體會,無疑需要教師從旁引導。
同樣,隨着公民科把內地考察列為要求,考察團內容亦須有調整,從以往只着重觀摩景點,走馬看花的流程,轉變為更多主觀體驗元素的「深度行」,通過真實接觸,明白國家發展與人民生活的真實情況,更深層的理解與交流,考察活動始有意義。學校如能通過姊妹學校等交流活動,為考察活動增值,而非只外判給承辦機構,相信效果更佳。
內地考察的性質是自主學習,學生親身體會與認識國家現況,作為科目要求更是創舉,即使研習並非計入公開試成績的校本評核,也值得學界高度重視。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