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經濟全面復甦路仍長

2021-06-01 00:00

經濟復甦曙光乍現,首季GDP按年增百分之七點九,增幅是一○年第一季以來最高,然而高增長的主因之一是去年的低基數效應,細看分類表現,不難發覺復甦既不均衡也不全面。外圍環境似乎正在改善,但前路仍然存在眾多不明朗因素,特別是國際政治矛盾隨時令貿易形勢生變,本港經濟要實現全面恢復,關鍵仍然繫於與內地的互通。

今年以來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來自外部需求轉強,首四個月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百分之三十點八。本地經濟環節的表現卻較為遜色,受制於防疫措施,私人消費只有百分之一點六增長,其中零售業銷貨額雖按年上升百之七點五,但仍遠較一九年同期低三成。食肆收益於今年第一季則按年仍下跌百分之八點八。

對於零售、旅遊、住宿和餐飲等依賴人流的行業,政府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固然有短期刺激作用,惟恢復邊境互通、暢旺人流才是可持續的良方。而且「通關」亦可便利有業務需要的生意人、貿易和專業服務從業員往返香港和其他地區,對中小企來說或許比起貸款資助更有幫助。

現時香港比較需要的,是盡快與內地恢復互通。事實擺在眼前,本港雖與新加坡等鄰近地區探討旅遊氣泡,但屢次都因疫情反覆而延後,反觀內地整體疫情防控維持良好,而疫苗接種率不斷提升,香港實應將爭取與內地互通視為更優先的工作。互通的關鍵,在於往來雙程互通,現時「回港易」和稍後實施的「來港易」安排,僅抵港的一程可以豁免檢疫,而到內地的一程仍須遵從相關的檢疫政策,形成所謂「來港易,回鄉難」,減低人們往來的意欲。

有商界人士提倡實行大灣區商務氣泡,容許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者,免隔離到大灣區指定城市,設七日期限,整個行程乘坐專車點對點來往兩地。有關建議實用可行,期望特區政府把握時機向內地相關部門爭取,並以此為基礎逐步推廣至個人探親及旅遊。

近期本地感染確診個案多日「歸零」,要進一步為與內地互通創造有利條件,繼續外防輸入和提升疫苗接種率是不二法門。令人欣喜的是,愈來愈多商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為員工和市民提供更多疫苗相關資訊,並推出額外假期等措施便利和鼓勵員工接種疫苗。然而本港整體的接種進度仍然滯後,加上庫存復必泰疫苗的使用期限八月中屆滿,政府宜借助社會力量,研究與更多不同界別的組織合作,加快疫苗接種。經濟能否邁向全面復甦,實有賴各界齊心協力。

李民斌

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