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科學依據推廣疫苗 加大接種誘因

2021-04-11 00:00

全球各地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進行得如火如荼,香港也不例外,特區政府採購的三款疫苗已有兩款正式「開打」。執筆之時本地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人數突破三十八萬,全球已接種的總劑數亦突破四億,接種速度之快、規模之廣可說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

由於工作需要,筆者早前已完成接種兩劑滅活疫苗,而筆者太太為了子女的健康安全着想,衡量過不同疫苗的技術和副作用後,亦已接種滅活疫苗,除了注射時針口有少許痛楚外,我們均未有其他不適感覺,注射當日亦如常工作、生活,毋須休息。

不少國家的疫情隨着疫苗接種率上升而穩步放緩,以疫情異常嚴重的美國及英國為例,兩個國家均在去年十二月開始疫苗接種,歷經一月的疫情高峰後,確診人數一直下降;接種率全球最高的以色列同樣於去年十二月開始安排民眾接種疫苗,確診人數持續下降,至今逾半人口已經接種了首劑疫苗,大部分經濟活動得以重啟,情況令人鼓舞。

香港引入的三款疫苗各使用不同的技術,有着不同的保護效力及副作用,雖然不能直接比較效果,但三款疫苗的臨牀保護效力均高於世衞最低要求的五成,亦獲得本地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認為安全有效,市民應該考慮個人體質,按個人需要盡快接種,保護自己亦保護身邊的人。

兩款疫苗正式「開打」一個月,零星疑似嚴重副作用個案無疑影響了部分市民的信心,加上近日疫情放緩,令他們抱觀望態度。與「安心出行」一樣,面對公眾的疑問,政府屢次錯失回應的最佳時機,令公眾的疑慮持續發酵;未來公眾對疫苗的憂慮相信仍會持續,「數據會說話」,政府應吸取經驗,及時以科學依據精準回應,並以清晰的數據向公眾推廣疫苗好處,釋除市民疑慮。

現時疫情放緩,政府應把握時機探討各種誘因,對外對內雙管齊下,訂立清晰的放寬措施時間表,吸引市民接種疫苗。對外方面,政府應加快與內地及其他國家落實通關安排,明朗化「旅遊氣泡」、「藝術氣泡」及「體育氣泡」的安排;對內方面,政府亦應研究放寬部分處所限制和社交距離措施,同時可以參考其他國家做法,為已接種疫苗人士縮短抵港後隔離日數,或是採用酒店與家居混合模式隔離,減低已接種疫苗人士的隔離成本。

環顧全球,在「一針難求」的情況下,不少發展中國家仍然未能開展疫苗注射,我們應該慶幸能夠採購到為數不少的疫苗,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盡早接種疫苗,為穩定疫情出一分力,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霍啟剛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