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銀行「彩禮貸」宣傳 可貸款30萬引發爭議

2021-03-1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彩禮開銷不用愁,「貸」來穩穩的幸福……九江銀行近日一張最高可貸三十萬元人民幣的「彩禮貸」宣傳海報引發爭議。官媒批評,「彩禮貸」是對社會陋習的煽風點火,撩撥社會痛點,有悖於公序良俗。對此,九江銀行客戶服務人員回應,該銀行並未推「彩禮貸」產品,海報只為做宣傳。據報道,內地「消費貸」層出不窮,包括「婚慶貸」、家裝貸、白領貸、教育貸、記者貸等。

九江銀行成立於二〇〇〇年,由江西九江市八家城市信用社組建而成,二〇一八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是內地第二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地級城市商業銀行。

「最高可貸三十萬,最長可貸一年,年利率低至百分之四點九。申請條件為二十二周歲以上,連續工作時間不少於十二個月,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九江銀行為「天生一對專屬訂製」的「彩禮貸」宣傳海報昨日熱傳內地互聯網,貸款用途被限定用於「新婚旅行,購買車輛、首飾和家電」。

不過,掃描該「彩禮貸」海報上標有「立即申請」的二維碼,跳轉結果顯示的是該銀行的個人消費信貸產品「快活貸」的頁面。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在眾多的地級縣級城市中借款送彩禮的現象並不少見,銀行以「彩禮貸」作為賣點推廣消費貸肯定會引來關注。

官媒央視網評發文抨擊「彩禮貸」是對社會陋習的煽風點火:看似解決了個人「結不起婚」的痛點,但撩撥了社會的痛點。「三十萬」顯然具有強烈的暗示意義,不少地方確實有三十萬左右彩禮的「約定俗成」,這應該遏制,而不是引導。銀行的做法,有悖於公序良俗,也不符合銀行嚴肅經營的商業準則。

針對近年名目繁多、層出不窮的消費貸,監管層曾多次強調「嚴禁金融產品過度營銷,誘導過度負債」。

澎湃網報道稱,所謂的「彩禮貸」不過是「披着馬甲的消費貸」,這種手段早已不新鮮。早在一五年,江蘇銀行無錫分行就推出了「婚慶貸」,次年南京銀行還攜手某婚禮管家服務平台推出「結婚貸」,還有內地銀行推出各種如家裝貸、白領貸、教育貸、記者貸等消費貸產品。

網民調侃,還可以弄個「墓地貸」,從出生、結婚到去世安排得明明白白,做鬼都在還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