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凌嘉勤籲善用古迹 打造鬧市郊野公園

2021-03-0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擁有逾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近日獲古迹辦建議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將於本周四古諮會會議作討論。曾實地了解附近一帶環境的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估計,配水庫的上蓋可能已經弱化,日後未必可以承受大量市民前往參觀,應索性拆除八成上蓋,讓圓拱建築得以「重見天日」,配合仍在原址存在的一些水管或供水配件,展示本港的供水歷史。他又指,主教山是本港繁囂鬧市中的小山丘,同時存在甚少被人留意的地質地貌,應盡量保留其自然狀態,善用發現古迹的契機,一併考慮規劃整個主教山,打造成「鬧市中的微型郊野公園」。

曾任規劃署署長、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表示,早前為各區協助設計一些跨代休憩空間時,曾有地區人士希望協助了解主教山能否應用有關概念,但當時考慮到涉及範圍較大,情況較為複雜,在缺乏資源之下,而未有作出深入研究,但就因此初步了解附近一帶環境狀況。

「這個地方話大唔大,話細唔細。」他表示,近期被市民發現的圓拱建築遺址,各方都認為結構有趣,應該保留下來,但日後如要容讓市民參觀,就需要考慮通風和光線問題;他特別指出,由於配水庫上蓋或已經弱化,存在結構問題,雖然現時不少有市民進行各類活動,但其實未必「受力」,估計相當大部分上蓋日後需要清拆,並加建一些樓梯,始能讓市民內進,參觀最宏偉的拱形建築部分。「若拆除八成上蓋,可讓更多陽光可以照射入內,石柱的陰影可隨著陽光而變化,若同時在適當地方加上淺水池營造倒影,就已經可以形成十分美麗的景觀,不需要做很多工作;留下不拆的兩成上蓋,可讓人得知昔日原貌。」

他說,隨著早年開始有更多人居住,需要尋一些高點興建配水庫,令主教山一直成為水務署挑選的供水地點,因而整個山丘得以保留原有風貌,留意到該處原址還存在的一些水管或供水配件,日後可以結合作展覽,展示本港的供水歷史。

不過,凌嘉勤認為,同時被稱為窩仔山的主教山,本身已是十分寶貴的休憩空間資源,加上附近多區均可前往,日後不應只著眼於配水庫,應以發展市區邊緣公園概念,趁機為整個主教山重新規劃及設計,打造為「鬧市中的微型郊野公園」,「主教山已長時間被市民用作康樂用途,沿路有不少自製的康樂設施,政府日後應可按照居民意願,提供類似設施,但應該做得比較規範化及安全。」

「現在修讀地理課,若要做田野考察,往往要相對前往一些較遙遠的地方,但其實在市區近處也可以看到這些景色,日後可在這裏小心設計植被,適當地方加種一些原生品種植物。」凌形容,主教山猶如「九龍中部的一塊大石」,留意到沿途有不少有趣的地質地貌,也有一些小型狹谷,十分適合學校帶同學生參觀和考察,「跟很多市區公園不同,主教山的山勢有上高落低,製造出很多有趣的環境,令人可以感到自己離開繁囂的市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