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舍特當選基民盟黨魁 勢延續默克爾路線

2021-01-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德國中間偏右執政黨基民盟昨日舉行選舉,五十九歲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威州)州長拉舍特當選黨主席,有望以總理候選人的身分參加九月的國會大選,接下現任總理默克爾的棒子。拉舍特被視為務實的政治人物,親近歐盟,對移民持寬容態度,將延續默克爾的中間路線。

因應疫情,基民盟全國黨代會十五日和十六日在線上舉行,最重要議程就是選舉新的黨主席,候選人有拉舍特、前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默茨和聯邦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勒特根。昨日上午,三名候選人講話後,與會的一千零一名黨代表開始線上投票。在第一輪投票中,勒特根以較大差距出局。在第二輪投票中,拉舍特和默茨分別獲得五百二十一張和四百六十六張選票。拉舍特接替克蘭普-卡倫鮑爾,成為基民盟新任黨主席。

輿論認為,豐富的政治經驗是拉舍特當選的重要原因。選前的民調顯示,拉舍特得到了政界高層的廣泛支持。拉舍特與基民盟前主席、總理默克爾的政治立場區別不大,媒體對他的評價是「中庸之道」。他曾表示,將保持基民盟政策的延續性,也要在數碼化、能源轉型和社會平等等方面尋求更大作為。

拉舍特在北威州這個全國人口最多的工業大州擁有豐富的執政經驗,擅長整合黨內不同派系。不過,缺點是對東部耕耘不夠,在前東德地區知名度不高。觀察家相信,拉舍特將統合黨內保守、自由和偏左的立場,延續默克爾的中間路線。他親近歐盟,能夠聯繫移民社群。

二○一八年十月底,處於第四個總理任期的默克爾宣布不再尋求連任黨主席,也不再競選聯邦總理。基民盟由此開啟了領導人交替進程。原女主席克蘭普-卡倫鮑爾在黨內的權威備受質疑,去年二月只好宣布放棄黨魁一職。

今年九月,德國將舉行聯邦議院選舉,德國正式進入「後默克爾時代」。根據基民盟的傳統,黨主席往往是黨的總理候選人。按目前的趨勢,基民盟將在選舉中保持國會最大黨地位,拉舍特可能接替默克爾成為新總理。默克爾抗疫有成,支持率攀升,也大大提升拉舍特的聲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